试析《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关键词: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法律重述 功能 性质 出处:《现代法学》200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简称《通则》)依其设计具有六种功能。实证分析表明,《通则》作为国际商事合同准据法的功能和作为解释工具的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通则》已经是现实中的实在法,是一种优良的法律资源。从《通则》的功能看其性质,可以将《通则》定性为特殊的合同法国际重述,即:《通则》是可以作为国际商事合同适用法的、部分内容可以视为国际商事惯例之成文编纂的、法典化的国际商事合同法重述。《通则》的出现使国际商法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质的飞跃。我国法院、仲裁庭和企业可以考虑改变对通则的态度,从漠视转为积极运用。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Unidroit) has six functions according to its desig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inciples are the function of the applicable law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 and the function of interpretation tool. Has been achieved to a certain extent. [general principles] has been the reality of the positive law, It is an excellent legal resource. Judging from its function, it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a special international restatement of contract law, that is, i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applicable law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 Part of the content can be regarded as a codified and codified restat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 law. The emergence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has made a qualitative leap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Arbitral tribunals and firms may consider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general rules from indifference to positive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涧秋;《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法律适用规则评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卫方;中国法律职业:迟到的兴起和早来的危机[J];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2 易继明;知识产权的观念:类型化及法律适用[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3 李章军;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之研究[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4 陈平;;比较法学中的社会背景分析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张江涛,薛波;美国中间禁令探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胡智勇;私法自治与国家强制——法律强制性规范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关系之分析与构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于海纯;SPT法律架构中信托财产权的法律属性辨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马俊驹,张翔;论民法个人人格构造中的伦理与技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邱昭继;法律中的可辩驳推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樊丽君;中德离婚法定理由比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锦堂;;“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3 叶波;;特别301条款与TRIPs协定的关系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4 向前;;审慎抑或轻率的扩大权利?——WTO争端解决机制第三方制度改革问题述评[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5 王玉婷;;中美欧贸易报复制度之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6 袁绍春;刘晓华;;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A];2007年海商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沈荣华;;“赔偿与补偿基金”之理论基础探悉[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守尊;论信托的契约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宣增益;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高晓力;论国际私法上的公共政策之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柳琳;中国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白晨航;允诺、契约义务与契约自由[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薇;试论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陈丹艳;国际投资条约中的间接征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徐怡璇;论公司分配中的股东权利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何志辉;清末律师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李国强;法律人格的相对化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李冰;论我国间接代理制度的设置[D];吉林大学;2004年
7 韩光明;意思表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魏震;P2P技术下的版权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陈立新;《合同法》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沈岚;论《中华民国民法典》对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继受[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玉洁;论国际贸易法协调形式的发展:从CISG到PICC[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马晓东;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法律渊源的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9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51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