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救助中特别补偿制度之评析
本文关键词: 海难救助 特别补偿 经济分析 出处:《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对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制度做了较为全面的评析,着重对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对特别补偿制度产生的背景进行阐述,并与先于其产生的“安全网条款”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特别补偿制度的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如何实现特别补偿进行论述。其次,运用法律经济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海难救助的经济特点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特别补偿制度的价值进行剖析,包括运用法律经济分析中四大重要概念和核心定理——科斯定理,并且着重从利益均衡角度对特别补偿制度应如何构架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三,对于特别补偿的新发展,着重从“Nagasaki Spirit”轮案的评析和SCOPIC的分析入手,分析从特别补偿制度发展至今,实践中是如何对制度本身存在的漏洞进行弥补。最后,在分析了我国《海商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对现行《海商法》进行修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compensation system in salvage at sea, focusing on several important problem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its own views. Fir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pecial compensation system is expound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fety net clause" which came into being before it, the content of special compens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how to realize special compensation is discussed. Secondly, the method of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is us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salvage at se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of special compensation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important concepts in legal 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core theorem-Coase theorem. Third,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ompensation,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Nagasaki Spirit" case and the analysis of SCOP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compensation system up to now.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ritime Law of China,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suggestions on how to amend the current Maritime Law.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96.19;D922.2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大鹏;幕后力量──船东互保协会与海难救助制度的发展[J];世界海运;2001年04期
2 杨荣波;;海难救助中环境救助的法律制度探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万国海,丁磊;海难救助的基本原则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4 祝海宇;;海难救助法律中特别补偿制度的评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8年01期
5 徐欣;论救助款项的含义[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章博;论海上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新发展——兼论我国海上救助特别补偿制度的完善[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4年00期
7 周勇;海难救助、污染危险条款和共同海损费用保险[J];财经科学;2001年02期
8 陈婉娜;;海难救助报酬、救助款项、救助费用和救助特别补偿的比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9 曲涛;论海上救助中的特别补偿[J];世界海运;1999年04期
10 赵淑洲;;完善中国国内统一的标准救助合同格式的探讨[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晏伟;;浅谈长江中的海难救助[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民;;论强制救助[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3 赵新江;;对“新珠江”轮在特大风浪中沉没的反思[A];海浪海啸与实用航海技术[C];2006年
4 吕志杰;刘淑英;;救助款项权利和在实务中的操作[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振标;;保障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的探讨[A];海事预防学术交流暨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研讨会文集[C];1988年
6 陈水北;;论水上交通事故的第一时间效应[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港航监督专业委员会96年度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6年
7 ;前言[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8 孟强;;单船公司破产债权受偿顺序问题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陈尧忠;;海难与海上援救[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10 江雷;;刍议海上灾害卫生救援[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雕;规范安全事故和海难救助信息报送工作[N];东方城乡报;2009年
2 李浩源;SSU:韩国海军“水兵之王”[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马毅 庄会柏;渔业海难救助手段亟须完善[N];中国船舶报;2001年
4 郑田卫(上海海事法院);海难救助格式合同比较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刘徽;浙江鼓励渔民同舟共济[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6 张明亮 新加坡《联合早报》;南海合作困局的出路[N];世界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刘江洁;中国特色成就救捞辉煌[N];中国交通报;2008年
8 胡伟民;舟山海事局积极参与渔业抢险获2万元奖励[N];中国水运报;2007年
9 王立平;海难抢险有了救助资金[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王东生;把渔业安全生产防控求援做到位[N];农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刚仿;论海难救助的客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赵月林;残骸强制打捞清除法律制度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艾素君;保赔保险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小波;《罗得海商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欣;海难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齐亮亮;海难救助报酬分配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琳琳;海难救助中特别补偿制度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李艳;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曾越凡;海难救助报酬法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6 郭峰;海难救助中特别补偿制度之评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李巍;我国海难救助报酬内部分配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曲涛;关于海难救助救助人权利与义务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9 吴微;论船东互保协会特别补偿条款[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王圣礼;海难救助标的刍议[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2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54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