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效力之域外考察
本文选题:商事登记 切入点:公示 出处:《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商事登记的效力是指商事登记事项在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备案后所产生的法律效果,是商事登记立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涉到因登记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后果。商事登记的目的主要在于公示并为此而保护双方当事人利益,为此,域外立法多以对抗主义为原则、生效主义为例外进行了立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商事登记的公信力、积极对抗力、消极对抗力等进行了区别对待,为我国商事登记立法提供了先例。
[Abstract]: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refers to the legal effect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after the registration and filing by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It is an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legislation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It is directly concerned with a series of legal consequences arising from registration. The purpose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is mainly to publicize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The doctrine of effectivism legislates for exception, and on this basis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redibility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active antagonism and passive antagonism, which provides a precedent for the legislation of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基金】: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FX033) 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9XZ-QN-02)
【分类号】:D923.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宝华;;论商事登记的效力[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农;邵小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瑕疵出资的民事法律后果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邵小平;;论瑕疵出资对公司独立法人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黄忠新;;《物权法》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理性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孙强;;商人登记相关问题之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吕来明;;论我国商事主体范围的界定[J];北方法学;2008年04期
6 翟云岭;刘耀东;;比较法视野下的《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悬赏广告规定之质疑[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7 胡雪梅;;俄罗斯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特色及启示——以《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为分析蓝本[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8 杨峰;商行为意思表示的瑕疵和表示方法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9 金海统;;高危险民事责任法典化的现实与我国未来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10 张建文;;当代俄罗斯宪法的私有财产保护模式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继远;陈雪娇;;论我国复合伙制度的应然选择[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文雅靖;;论“商法通则”的制定之商事登记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邢丹;关联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蒋虹;论商号及其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范伟红;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亮;最高额保证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莉颖;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之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凌济;论公司机会规则的认定标准[D];湘潭大学;2010年
4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嘉燕;论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及完善[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冬梅;电影作品著作权归属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珑;营业转让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厂;城镇群租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张红;公司减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林杉;论优先购买权的实现[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如海;;刍议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兼论我国公司章程内容的重构[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丹丹;;浅议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J];网络财富;2009年21期
3 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J];法学研究;2008年05期
4 张玉玲;;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与交易安全[J];商品与质量;2010年S4期
5 魏霞;;浅议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0期
6 杨蕊;东曹达;;论物权变动的公信原则[J];商品与质量;2010年S9期
7 叶鸿;;抵押权与租赁权冲突中对抵押权人的保护[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2期
8 姬英敏;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公证制度[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9 田丰;试论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郭锴;;浅论船舶所有权登记效力[J];学理论;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灵芝;;信息变革时代下的政策公信力重塑之道——信息补偿[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辛锋;;公信力是怎样一个范畴[A];“领导科学发展3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阴军莉;;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渠道公信力对比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范力;;重在把好“三关”——新闻真实性与公信力之我见[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澜;;树立司法鉴定结论公信力的法律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旭东;;期刊学术公信力与编辑的上心上手上路[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红霞;;增强广播健康节目的公信力[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提高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建有公信力的名牌企业[A];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监理工作经验交流和研讨材料汇编[C];2003年
9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创建有公信力的监理企业[A];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议监理工作经验交流和研讨材料汇编[C];2003年
10 刘兰芬;;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金志;透明执法才有公信力[N];今日信息报;2009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胡俊杰;电视公信力评价分析[N];中国电影报;2006年
3 邵景均;公信力 不可弃[N];人民日报;2008年
4 罗罡;救助机构应加强自身公信力[N];陕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仁平;加强内部监督提升执法公信力[N];检察日报;2009年
6 杨建兴 李望;“三员”立体监督 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N];湘潭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卓九成 通讯员 永康 小磊 陆敏;领导个人的权力缩小了, 党委的公信力提高了[N];陕西日报;2010年
8 记者 张斌 通讯员 朱新根;“希望工程”公信力持续增强[N];湖南日报;2010年
9 李百宏 任路明 崔元刚;烟台芝罘:规范执法实现群众满意、执法公信力双提升[N];人民公安报;2010年
10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察长 吕山;“四个围绕”提高公信力[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华;中国共产党公信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玲玲;政府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卿孟军;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恩韶;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令浚;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那淑伟;公证的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红梅;公证—一种预防性的法律证明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罗执廷;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D];暨南大学;2008年
10 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剑英;公司章程公信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戴传利;论民事司法公信力[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红专;网络媒体公信力初探[D];广西大学;2005年
4 马海霞;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探微[D];中南大学;2005年
5 张伟珍;公共责任视阈下的乡镇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闫晓宇;我国都市报的公信力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周华容;公募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瑞亮;司法鉴定公信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邢凯燕;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10 殷为;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1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63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