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短跨运动员夏训期无氧代谢能力研究分析
本文选题:女子短跨 + 无氧代谢 ; 参考:《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摘要】:目前有关高水平女子短跨运动项目身体机能评定的方法和标准研究报道少见。本实验根据女子短跨运动项目供能特点,以广东省体训队女子短跨组6名高水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夏训前、后期对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进行了两次相同负荷、相同运动方式的磷酸能原商法(AQ)和乳酸能原商法(LQ)测试,同时测定血样中各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液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β2 -微球蛋白(β2 -mg) ,血浆激素指标:血睾酮(T)、皮质醇(Cor)、醛固酮(Ald) ,综合评定运动员的机体代谢能力的改善与否及专项的项目适应性。结果显示:第二次测试的AQ值较第一次提高了12.7% ,LQ值较第一次下降了32.1 % ,表明机体ATP -CP系统能源储备和供能能力增强,到夏训后期,运动员对本专项产生了良好的项目适应性;血液指标的变化显示在短时间极大强度运动后,常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 ,T、T/Cor值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后有下降趋势,Cor、Ald在运动后都有上升,推测血液激素浓度变化与运动强度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AQ和LQ测试是评定高水平女子短跨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供能能力强弱的良好方法,通过AQ、LQ值的大小变化可评定运动专项的项目适应性,同时可测定运动前后心率、血压、血乳酸、血液中Hb、CK、TP、T、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ports on the methods and standards of phys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in high-level women's short-span sport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in women's short span sports, six high level women short span athletes in Guangdong Sports training team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efore and after summer training, the anaerobic metabolic ability of the athletes was subjected to the same load twice.Plasma hormone indexes: serum testosterone, cortisol Corn, aldosterone aldosterone (Al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thletes' metabolic ability or not and special item adaptab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Q value of the second test increased by 12.7% and the LQ value decreased by 32.1%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time, indicating that the energy storage and energy supply capacity of the ATP CP system was enhanced by the end of summer training.The athletes had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event, the change of blood index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routine index was not obvious after the short period of maximal intensity exercise, and the value of T / P / Cor decreased after the short period of high intensity exercise, and the value of Corn Ald increased after the exercise.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change of serum hormone concentration was related to exercise intens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AQ and LQ test is a good method to evaluate the anaerobic metabolic ability and energy supply ability of high level female short span athletes. The adaptability of sports items can be evaluated by the change of AQO LQ value.At the same tim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blood lactic acid and HbCK-TPT in blood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分类号】:G8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昊,冯美云;Wingate测试法的代谢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林文_";AQ和LQ的测定及在评定无氧代谢能力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叶立生,,沈勋章;运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J];山东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4 蒋须勤;运动与内分泌有关的若干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3年04期
5 许豪文,郑德倩,梁佩珍,许思佳;不同项目运动应激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尿素氮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3年01期
6 许豪文;肌酸激酶和运动员的机能评定[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7年03期
7 许豪文;运动和雄性激素(二)[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多奇;龚莉;刘俊;;生化指标在篮球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刘曙,孙洪涛;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公开课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3 郭子渊;应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备战第9届全运会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控制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4 周保卫;对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规律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5 宋成忠 ,翟士领 ,王德英 ,赵树清 ,常维章 ,王燕霞;常人与柔道运动员BUN日节律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郭蓓蓓,王建玉;铁人三项比赛前后运动员血糖、血液尿素氮、尿蛋白的改变[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7 池建,张一民,李果;对老年人骨矿含量、体成分和肌力的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李激扬,孙和平;部分生化指标在拳击运动员机能评定中的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张国海;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无氧工作能力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黄文宾;;大负荷训练对不同年龄足球运动员血清睾酮与皮质醇的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谢陶;;口服六味地黄丸对中长跑运动员血睾酮水平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双红;戴兴鸿;;链球运动员冬训期生化指标监控[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山;武术套路运动员体能技能的年龄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3 崔玉鹏;运动后骨骼肌损伤与血液CK活性变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葛新发;赛艇水动力性能和运动员机能的评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姜传银;散打运动训练监测与评定的系统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3年
6 张军;青年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营养支持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任娇艳;草鱼蛋白源抗疲劳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分离及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8 郭黎;优秀击剑运动员肌力特点、有氧、无氧能力及赛前机能状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刘志元;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侯向锋;中国优秀男子铁人三项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及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奇;江西省男子皮划艇队备战11运会期间部分生化指标监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闪;上海市击剑项目优秀后备人才的身体成分与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关联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阮卓芬;湖南省女子400米栏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燕;无氧功率自行车模式训练对田径运动员无氧能力及相关指标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5 赵建萍;运动及其联合冬虫夏草溶液对小鼠脾脏CD4~+CD25~+Treg表达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6 吴嫔峗;游泳运动对小鼠脾脏TLR2、TLR4诱导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朱那;江苏省青少年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监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刘洋波;男子短跑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颜凯;优秀田径运动员赛前训练和比赛心理状况与免疫机能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海军;不同形式训练课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肾功能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忠山,陈家琦;短跑及跳远运动员无氧功率和血乳酸的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星布;对短跨运动员选材的探讨[J];田径;1999年04期
2 谢荣华,王金兰;处于潜在危机中的美国田径运动[J];山东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3 钱铁群,吕萍;运动力学在短跨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1994年02期
4 钱铁群 ,吕萍;运动生物力学在短跨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1994年03期
5 王卫星,庞清元;短跨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J];田径;1999年07期
6 卢春根;黄征;刘子强;;国内外优秀短跨运动员起跑反应时与成绩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7 王卫星 ,庞清元;短跨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J];田径;1999年08期
8 王卫星 ,关波;短跨运动员基本训练周结构的设计与控制[J];田径;1996年06期
9 黄烨军;对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分析与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勇天岭,崔聚太;普通高校短跨运动员训练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慧;;中国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训练规律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李烨;张树林;司徒沛尧;巫建伟;高立;孟繁宇;;245例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红义;曾祥照;;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检验及缺陷评定分析[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兰志建;;车祸中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伤残评定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侯乐;宁玉萍;谭燕;薛上健;陈智超;张岳峰;施海姗;彭良富;;14例路易体痴呆认知功能评定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任德才;王俊士;李建峰;;56例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金柏昌;;253例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葆衡;于蕾;;国家单板U型场地项目滑雪队夏训成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孟起;马勇;前顺;柳沧;;首期夏训后十一旅二团官兵有进步[A];曹又参与安边起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安边起义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弓秦生;王远;;南阳商场人行天桥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伟 王朝社 本报特约通讯员 孙阳;用智慧缩短跨越里程[N];解放军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葛会忠;男子短跨流行恐“翔”症[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长周;国羽夏训基地落户青岛[N];青岛日报;2009年
4 徐骋 谢建江;七十七团夏训能人“打擂”[N];兵团日报(汉);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中文;细微处 见功夫[N];人民日报;2000年
6 杨明涛邋隋海波 孙莎莎;一道馥郁的精神大餐[N];青岛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意轩 余建斌;夏训诚:大漠里的一株胡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记者 曹勇 实习生 李一鸣;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夏训动员大会[N];中国体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王谦;田径集训多点开花[N];中国体育报;2003年
10 赵欢邋通讯员 向聪;保靖利用远教站点抓党员夏训[N];团结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念军;论体能主导类项群(田径、举重)运动员下肢蹬伸力量能力的同元异构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勇;张湘祥1999年夏训阶段训练安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关志军;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贺阳;北京地铁运营的安全评价及其信号系统评定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4 李栋才;PT6A-61发动机性能评定分析软件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魏松松;福建省田径后备力量发展态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朝阳;全国少年田径运动会短跑、跨栏跑和跳跃项目综合设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李瑞锋;BP神经网络在现场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周淼焱;补肾醒神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刘松;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伶;基于结构振动梁桥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0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740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