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液相强化微溶气体吸收的研究
本文选题:吸收 + 搅拌 ; 参考:《化学工程》2010年02期
【摘要】:在气升式搅拌反应器中,利用水对微溶气体CO2(常压和室温条件)的物理吸收过程,考察加入辛醇(有机分散相)对传质过程中体积传质系数和增强因子的影响。研究辛醇加入体积分数(1%—5%)、搅拌速率(200—700 r/min)、气体流速(350—700 L/min)变化对吸收效果的影响,用插值函数微商法确定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向水体系中加入少量辛醇可以明显改善吸收效果,体积传质系数随辛醇加入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辛醇加入的体积分数为4%左右时吸收效果最好。增强因子与CO2分配系数、扩散系数有关,与吸收效果呈线性关系,最大增强因子为2.76。
[Abstract]:The effects of octanol (organic dispersion phase) on the volum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enhancement factor of the micro-dissolved CO _ 2 (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air-lift stirred reactor. The influence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octanol on the absorption was studied. The volum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determined by interpolation function microquotient method. The mixing rate was 200 ~ 700 r / min and the gas flow rate was 350-700 L / m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octanol to water system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and the volum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ctanol content. When the volume fraction of octanol is about 4%, the absorption effect is the best. The enhancement factor is related to the CO2 partition coefficient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absorption effect. The maximum enhancement factor is 2.76.
【作者单位】: 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76086)
【分类号】:TQ02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同旺,何广湘,靳海波,佟泽民,朱建华;气液鼓泡床中气含率的实验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同旺,靳海波,何广湘,佟泽民,朱建华;加压大型气液鼓泡床中气含率的实验和关联[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2 何广湘;杨索和;靳海波;;鼓泡床反应器内流动与传质行为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01期
3 张同旺,靳海波,何广湘,佟泽民,朱建华;加压大型鼓泡床反应器内大小气泡气含率研究[J];化学工程;2004年05期
4 张同旺,靳海波,何广湘,佟泽民,朱建华;加压大型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上升速率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国峰;气液两相及气液固三相鼓泡床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2 李红星;三相连续环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成弘,周明,许春建,余国琮;吸附剂细粉增强气液两相传质(Ⅰ)机理[J];化工学报;1999年06期
2 张淑华,李涛,朱炳辰,朱子彬;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气液传质[J];化工学报;2005年02期
3 杨卫国,王金福,王铁峰,金涌;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液相界面积和传质系数[J];化工冶金;2000年04期
4 禹耕之,王蓉,毛在砂;自吸式气-液-液反应器的相分散和传质特性[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旺锋;浆料体系中细颗粒增强气液传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宁生;金属丝网填料鼓泡塔中的气液两相接触面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S2期
2 梁奕和,张星岳;长效避孕药6,7-~3H炔诺酮庚酸酯及1’-~(14)C炔诺酮庚酸酯的合成[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1年06期
3 黄玉华,陈毓琛,沈自求;用化学法测定单气泡运动时的气液两相接触面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4 罗葳芳;莫之光;;多相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的传质阻滞[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5 陈毓琛,丁洁,黄玉华,周岩,沈自求;碳酸盐缓冲溶液吸收CO_2时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6 舒远才,张光恕,李泊涛,郝军;把植物纤维素转化成糖——30立升卧式酶反应罐试验[J];太阳能学报;1984年04期
7 杨佑森;;正交设计(1)——续《数据处理和分析》[J];纯碱工业;1984年01期
8 周肇义;梁玉祥;;筛板上的气液接触面积[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5年03期
9 金一中 ,鲍慧敏 ,金光海 ,谭天恩;亚铵溶液氯化的传质—反应过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6年04期
10 董明,姚恕,林容轩,朱自强;肌苷浓缩、结晶工艺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材;丁明;_5O唙|;;有曑小亁吸收葡萄糖的娍{繳O楲的一些[鏆W屒料[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理)[C];1964年
2 周贱平;;甜橙对2,4-D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初探[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3 晏斌;汪宗立;;外源钙对水稻幼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4 孙政才;郭强;尉德铭;;ABT生根粉对玉米磷效率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5 刘秀珍;孙立艳;韩秀英;王伟;李文山;李婷;;黑籽南瓜黄瓜苗期吸收NO_3~-动力学参数的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6 何明兴;陈秀云;何安西;唐历;;钢板盐酸酸洗废液制备高纯α-Fe_2O_3[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田霄鸿;李生秀;;不同作物吸收NO_3~--N和NH_4~+-N的动力学[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宝存;吴静;孙明德;;夏玉米硫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的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何明兴;何安西;陈秀云;;从钢板酸洗液回收FeO_3并用其制备软磁铁氧体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王贵平;张胜;王文玲;高炳德;;内蒙古旱作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布、运转规律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闽春;西咪替丁虽然“俏” 使用不当难奏效[N];医药经济报;2000年
2 潘建林 唐建清;黄鳝高效养殖技术(十四)[N];江苏科技报;2002年
3 程书权;鼻腔给药的研究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沈群 罗佳波;重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特殊性[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于康;超量饮果汁影响孩子发育[N];健康时报;2006年
6 秦新红;大白菜施肥技术[N];临汾日报;2006年
7 莱阳农学院 刘树堂;冬小麦的营养与施肥[N];农资导报;2006年
8 莱阳农学院 刘树堂;冬小麦的营养与施肥[N];农资导报;2006年
9 本版文字采写 本报记者 刘方斌;多方面入手解决磷资源短缺问题[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记者 刘方斌;主要农作物化肥增产效果下降[N];中国化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彪;镉对草莓的毒害及机理和调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2 汪李平;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及其遗传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3 谢永宏;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李佳;平邑甜茶(M. hupehensis Rehd.)根系钙吸收调节与Ca~(2+)-ATPase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5 霍丹群;肝素化高分子液晶/聚醚氨酯生物材料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王妙冬;搅拌式反应器中生物催化降解含硫杂环化合物[D];浙江大学;2005年
7 田秋英;根系形态在玉米高效获取氮素中的作用及其生理调节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葛旭萌;自絮凝酵母颗粒在线表征与发酵过程动力学[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王水;7-氨基头孢烷酸反应结晶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刘亚青;膨胀型红磷微胶囊阻燃剂的绿色制备研究[D];中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轶武;超临界化学反应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郝红勋;超细碳酸钙生产过程中气液固三相反应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3 潘江;柠檬酸盐法治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唐光辉;30%敌畏·氧乐注干液剂对木本植物的药害机理及药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孙昆山;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木糖醇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张琴;利用啤酒废酵母生物合成谷胱甘肽及其分离过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张弛;稻田土壤对甲烷的吸收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任国宾;优先结晶法拆分对羟基苯甘氨酸[D];郑州大学;2002年
9 邵兴华;营养条件对春小麦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10 李斐;不同品种春小麦养分吸收动态模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90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89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