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统计边界的确定方法
本文选题:产业集群 + 统计边界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08年23期
【摘要】:确定产业集群统计边界是实施集群信息统计的需要,集群信息统计是发展集群经济的需要。文章认为:集群统计边界确定属于方法论范畴,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应用区位商法识别某一地区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然后应用投入产出法判断处于地理边界上的企业是否属于集群成员。
[Abstract]:Determining the statistical boundary of industrial cluster is the need of implementing cluster information statistics, and cluster information statistics is the need of developing cluster economy.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determination of statistical boundary of cluster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methodology and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wo steps. Firstly, the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whether there is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a certain area, and then the input-output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enterprises on the geographical boundary are members of the cluster.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0750009) 福建省软科学资助项目(2007R0047)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JA07005S)
【分类号】:F27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今;产业集聚的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2 李岚;中国IT集群现况和发展对策[J];开放导报;2003年06期
3 刘恒江,陈继祥;国外产业集群统计及我国的发展对策[J];统计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杨洋;;合芜蚌汽车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与结构升级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孙钰霞;;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3 宋华;陈天宇;;安徽省科学研究事业投入产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4 师学萍;龚红梅;姚新华;;西藏林芝地区特色产业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5 林辉辉;;招商引资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6 常滨;田毅;;论保定市产业结构的优化[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7 赵新刚;郭树东;;中国铁路运价水平动态调节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王波;牛亚菲;;京郊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杨猛;宋飞;户涛;;新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10 高宇列;沈月琴;黄坚钦;王慧琴;;中国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驰;顾成友;;基于供需结构视角下的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之路[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童欣;何练;陈一夫;;产业集聚视角下科技园融资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刚;;海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以秦皇岛为例[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靳共元;杨振东;;因地制宜 趋利避害 突出特色——简论西部工业化道路[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磊;;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政策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曹力维;何波;廖婴露;;城乡统筹下产业耦合研究的思考[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俊凤;;沙产业理论与内涵[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8 朱俊凤;;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朱俊凤;;沙产业的经营与管理[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10 武云亮;李佩;;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产业集聚协同定位对安徽服务业发展的启示[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郭崇慧;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若干定量模型、算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郑建平;国际资本流动的产业分析:动因、作用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韩宇平;水资源短缺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s,
本文编号:1902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90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