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探讨

发布时间:2018-05-30 05:19

  本文选题:旅游产业集群 + 特征 ; 参考:《经济问题》2008年02期


【摘要】:国内外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和特征及判定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根据旅游产业的产业特殊性总结了旅游产业集群应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可以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判定和识别,前者可根据对旅游地调查和访问判断其是否具备了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后者可根据区位商法、旅游业产值专业化指数和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识别。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judg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have not formed a unified view.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n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can be judged and identifie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e former can judge whether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of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the latter can be judged according to location quotient law. The specialization index of tourism output value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luster are identified.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分类号】:F5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向鹏;产业集群: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2 王今 ,侯岚 ,张颖;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1期

3 李森;刘胥;;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4 张建华;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双红;;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玉平;产业集群的经济学解析及政府功能的发挥[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

3 青仿;;论产业集群的优势与自我增强机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李兴旺;李会军;;我国“雏形期”产业集群的识别指标体系及判定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5 谢芬,杨江帆,高水练;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策略[J];茶叶科学技术;2004年04期

6 郭淑芬;赵魁元;;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晋城铸造产业为例[J];科技和产业;2007年08期

7 梁俊平;钱明霞;;常州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8 黄振;黄建;;湖南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共生性发展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9 后锐;;产业集群研究的逻辑框架结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白靖宇,张伟峰,万威武;国内外产业聚群理论研究进展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洪转;赵强强;;基于加权灰关联的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评价[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瑜;王大伟;李传威;杨广林;;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阶段论研究[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易希薇;刘晓龙;;制度环境、政府投资行为与工业园区绩效[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青俊;中国人造板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占贞;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赵修文;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鲁开垠;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荣刚;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骠宇;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晓静;兵团棉花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南瑞江;旅游产业集群为何难以“星火燎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海群;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业亮;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6 段钧锴;动漫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孙金龙;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广涛;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叶楚华;县域经济中的房地产与工业用地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牛焱琴;重型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网点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胜利;论我国开展集群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2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3 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4 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7期

5 吴忠培;对超越企业与市场的企业间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网络研究[J];经济地理;2002年05期

7 王今;产业集聚的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8 孙天琦;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产业组织结构的演进[J];经济评论;2001年04期

9 王询;论企业与市场间的不同形态[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10 李岚;中国IT集群现况和发展对策[J];开放导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贵;;员工核心能力及其识别[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张梦;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J];财经科学;2005年06期

3 黄维生;;浅谈如何识别未焊透与未熔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3期

4 王树清;;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年08期

5 孟琨;;浅谈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1年04期

6 秦晋;;新疆旅游产业集群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7期

7 马巧慧;;基于产业链的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10期

8 肇英杰;论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8年04期

9 张希仁;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征的再认识[J];开发研究;2001年02期

10 庄越,曾娟;城市技术创新原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政科;;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孙红霞;;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兰云龙;王海龙;刘睿;;黄河上游水资源量计算评价[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南;;水乡绍兴的水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对策初探[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5 张繁荣;;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探索[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贺玲;田晓飞;;华北中部沙尘暴的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严立冬;崔元锋;孟慧君;;论生态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滕怡群;;现代学报系统的构成与特性[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9 胡玉玲;顾晶;康建鹏;何玉娟;;2005-2008年江苏省大风事实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岳东阳;;城乡交通一体化初探[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和倍;潜伏龙的识别[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熊克寒;专家教您识别假币[N];深圳商报;2002年

3 特信;学会识别特养风险[N];农民日报;2002年

4 ;4到7层交换识别内容[N];网络世界;2002年

5 郑贵增;开展识别真伪包装知识宣传[N];中国包装报;2000年

6 王沁;真赝对比识别古董[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李冬;怎样识别潜在风险贷款[N];金融时报;2001年

8 杨树平;创新型干部的识别与使用[N];人民日报;2001年

9 中国进出口银行国际业务部;风险的识别[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10 ;夜间行车怎样识别和判断道路[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秀琼;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彭里;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6 詹川;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侯阿冰;少数民族价值观的结构、特征及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闫国生;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越;生物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分析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长春;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李明;浦江“义门郑氏”家庭教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苗守艳;《列子》心理动词语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冬梅;论俄语报刊政论语体中的数量隐喻[D];吉林大学;2005年

5 谢智香;试论元杂剧的语体特征[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方波;山地历史城镇街巷空间特征及其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张劲松;论书院的大学特征与大学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江淮;我国上市公司MBO主要特征及财务绩效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9 黄东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姚利兵;基于特征的整体叶盘CAD造型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4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1954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