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全国票据法修改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06-19 15:37

  本文选题:票据法修改 + 票据代理 ; 参考:《法学》2011年01期


【摘要】:由中国法学会商法研究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承办的第一次全国票据法修改研讨会于2010年10月9日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我国票据法修改这一大主题,分别从票据代理、票据金额记载、票据签名、票据无因性、人的抗辩、票据善意取得、利益返还请求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而又热烈的讨论。
[Abstract]:The first national bill law revision seminar was held in Shanghai on October 9, 2010, sponsored by the Commercial Law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the Chinese Law Society and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Law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Focusing on the major theme of the amendment of our country's negotiable instruments law, the conference has carried out extensive work from the aspects of bill agency, the recording of bill amount, the bill signature, the non-causality of the bill, the defense of the perso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bill in good faith, the right of claim for the return of interest, and so on. A deep and heated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经济法学(S30902)的建设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2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伟群;卢忠敏;;再论票据代理制度中的若干法律问题——从中日票据理论对比的角度[J];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郑孟状;票据代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中外法学;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小平;票据的承兑涂销[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许蓓蓓;苏新宇;;票据诈骗犯罪问题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赵燕芬;;对票据共同出票的法律思考[J];北方经济;2006年06期

4 董惠江;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新思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5 李炳梅;;关于票据期后背书问题的探讨[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韩灵丽;论票据的流通与保护[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7 何智慧;浅析信用证法律性质及其法律适用[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齐彬,张鸿;票据的无因性与空头支票[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金锦花;;论票据伪造人的法律责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白霓;;浅析我国票据伪造的法律效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聪聪;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朱凡;人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贾和平;涉外票据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廖梅;目的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陶政;商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金锦花;票据上意思表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卓;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琳琳;商业证券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霍昶旭;票据法利益返还请求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增;票据丧失及救济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青红;信用证项下汇票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左慧玲;论我国票据质押法律规则之冲突及其调整之思维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轴;论票据的无因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高菊英;无因性理论下的利益考量及救济[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书清;支付终结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董惠江;票据抗辩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何应伟;信用证欺诈犯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许海涛;论票据付款[D];郑州大学;2001年

10 高磊;论我国票据法中的持票人原理[D];郑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董惠江;浅析票据代理的若干问题[J];河北法学;1997年01期

2 李璐;;试论票据代理的追认制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钱玉林;关于票据代理的两项特别法则[J];山东法学;1996年01期

4 郑孟状;票据代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中外法学;1999年03期

5 董惠江;;票据签章之中日比较[J];学术交流;2008年03期

6 董惠江;;票据表见代理适用及类推适用的边界[J];中国法学;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斌;崔爱东;;票据抗辩权之法理基础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芳,虞燕飞;票据质押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1998年09期

3 张理;;关于票据质押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4 汪世虎;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马领弟;高峰;;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孙群玫;;进一步完善我国票据权利制度的立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李明建;;论票据背书制度对票据权利拓展的意义[J];市场论坛;2009年05期

8 姜丽丽;刘刚;;票据除权判决能否对抗普通程序[J];人民司法;2010年16期

9 梁英武;论我国的票据立法[J];金融会计;1994年03期

10 黄双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问答(中)[J];上海经济;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爽;;论“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有失公平[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耀;;论票据背书的法律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王小能;郭瑜;;商法独立性初探——从票据法与海商法的角度[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董翠香;;票据法修正之基本思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董敏;;票据抗辩权探微[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吴京辉;;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修改我国《票据法》的新思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7 梁鹏;;票据法期后背书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吴海燕;;票据伪造风险负担规则的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李有星;郭晓梅;;商事交易安全的反思——兼论“商事通则”的任务[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10 李剑;;论信用是票据制度的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政法大学 卢宁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检察院 张艳;受蒙蔽进行票据代理如何定性[N];检察日报;2011年

2 陈祥;汇票取得非善意 票据权利归原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谢琳 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浅谈失票公示催告程序对正当票据权利人的影响[N];法治快报;2010年

4 ;“知晓”恶意取得 是否享有票据权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5 文/沈惠霞 杜云飞;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N];金融时报;2001年

6 陈祥;张家港宣判票据追索权案[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曹承秀;汇票灭失找法院 票据权利得实现[N];青海日报;2000年

8 李明俊;从一起案例说说票据权利[N];北京日报;2001年

9 中伦金通律师事务所 戈宇;票据贴现贷款应享有票据权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2年

10 安徽省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姜维安;“持票”人不具有票据权利[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叶永禄;票据诉讼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惠江;票据抗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贾和平;涉外票据法律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金锦花;票据上意思表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郑宇;票据抗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贾海洋;票据行为无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霍昶旭;票据法利益返还请求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琰;票据权利特殊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姬志茹;票据转让背书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彻;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邵先进;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5 柯春欣;跟单信用证下汇票法律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刘海英;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金科;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及其制度完善[D];河南大学;2011年

8 阚红伟;票据权利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曾彦;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晓茜;票据追索权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0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40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