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民法总则》善意救助条款对海难救助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9 23:04

  本文选题:海难救助 + 损害赔偿 ; 参考:《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海难救助,是指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的救助。目前司法实践中,《海商法》对救助人因过错致使受助人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无明确规定,而是依据民法关于过错责任制的一般性规定及《海商法》中救助人可援引海事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推论出:救助人应承担海事赔偿责任限额以内的侵权责任。然,《民法总则》新增的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条款使得善意救助行为成为了一般侵权行为的法定免责情形,救助人可依据善意救助条款主张责任豁免,这对现行司法实践产生冲击。本文以《海商法》和《民法总则》中救助人责任承担规范之差异为切入点,参考《民法总则》善意救助条款对海难救助人责任承担的影响,通过立法论的方法对完善海难救助人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提出新的建议。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总则善意救助条款的法理源流与法意解读。本章以善意救助条款的立法背景为切入点,该条款的制订借鉴和移植了英美法系的好撒马利亚人法,通过分析好撒马利亚人法的调整范围得出我国海难救助制度属于善意救助条款所调整范畴的结论。第二章论证了善意救助条款对现行海难救助人责任承担规范产生的冲击。本章从体系分析的角度对现行海难救助人承担海事赔偿责任限额以内的侵权责任的理论成因进行剖析。然,善意救助条款出台之后,自愿救助行为作为侵权行为的法定免责情形,使救助人可依据该规定主张责任豁免,这便对救助人有权援引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产生了冲击,造成了海难救助人责任承担规范的法律体系内部之不协调。第三章从正反角度对海难救助人是否应适用善意救助条款主张免责进行辨析。笔者认为,考虑到谨慎救助与"矛刺保护"的权益平衡本质,海难救助人享有救助报酬请求权,相应地,若在救助行为中未能尽到应有的谨慎而致使被救助方遭受损害,被救助人也应享有"矛刺"的保护,即被救助人有权就救助人的过错请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第四章论述了海难救助制度亟需完善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及建议。针对善意救助条款出台后造成的法律体系内部之不协调,笔者建议完善海难救助相关法律制度,在其中明确海难救助人应承担过错责任,而不可依善意救助条款主张责任豁免。
[Abstract]:In the second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no explicit stipulation on the liability of the injured person in the sea or in the navigable waters communicating with the sea . In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new suggestions on the liability of the injured person .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正江;海难救助的法律缺陷[J];中国律师;2000年10期

2 孙敬东;;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权利和义务[J];中国水运;2008年06期

3 禹华英;;海难救助的性质与法律适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李克岳;;浅析海难救助的法律性质[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5 魏鑫;;论海难救助中的报酬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2年16期

6 刘玉荣;;论海难救助中的对人救助[J];对外经贸;2012年05期

7 万国海,,丁磊;海难救助的基本原则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8 谢求真;海难,不仅仅是天灾——广东雷州“7·11”海难前后[J];南风窗;1996年10期

9 李亚,樊铁成;浮船坞内坞修船舶的失事与海难救助的鉴定[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0年00期

10 刘传刚;论船长订立海难救助合同的权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亚娟;;论海难救助制度与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兼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1期[C];2007年

2 晏伟;;浅谈长江中的海难救助[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古远;陈桂元;詹发民;;浅谈海难救助及相关法律[A];中国航海学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2年

4 赖正维;;近代东北亚海域海难救助机制的特点及其意义[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5 于学勇;于彬成;;海难救助船船员进行模拟器训练的作用及必要性[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尧忠;;海难与海上援救[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龙巍邋通讯员 杨阔;防城港市海难救助基金首次启用[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于雕;规范安全事故和海难救助信息报送工作[N];东方城乡报;2009年

3 张明亮 新加坡《联合早报》;南海合作困局的出路[N];世界报;2010年

4 刘徽;浙江鼓励渔民同舟共济[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5 马毅 庄会柏;渔业海难救助手段亟须完善[N];中国船舶报;2001年

6 郑田卫(上海海事法院);海难救助格式合同比较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潘涔 上海海事法院;海难救生及赔偿的法律问题[N];上海法治报;2014年

8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杨兴培;海难中弃船船长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N];法制日报;2014年

9 ;MH370 跨越半个地球的追踪[N];中国航空报;2014年

10 记者 张青;韩开审“岁月”号15名船员[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刚仿;论海难救助的客体[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于杰;国家主管机关海难救助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然琳;海难救助报酬分配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文尚j;韩国船长在海难中法律责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于洋洋;论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制度[D];外交学院;2016年

4 路绍荣;论我国海难救助报酬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晖;我国海事行政中的海难救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丁s

本文编号:2041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41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e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