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
本文选题:海上货物运输 + 损害赔偿 ; 参考:《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置身于海商法的核心部分—海上货物运输法之中,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与承运人的责任体系一同构建起了海上货物运输关系的核心权利义务体系。当代海运强国多位欧美诸国,,且海商法受到英美法律影响巨大。但是,出于法律的共同性和海商法本土化的考虑,本文尝试以民事请求权原理为基础,构建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一般框架。 从内容的逻辑性来说,本文包括三方面内容: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特点、基础权利和存在环境。该三方面逻辑严密、合为一体,只有完成了对该三方面的论述,才能使从请求权角度对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研究达到一个一般宏观的层次。 从文章的论述方法来说,本文主要采用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对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特点和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指导原则的归纳,再将其演绎到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特点和解决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相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当中。 本文的真正论点在于从一个较新的视角来考察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笔者希望能以此为突破口,将该视角更深入地运用于海商法的其他制度当中。
[Abstract]:Standing in the core part of maritime law-the law of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the right to claim damages for damage to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together with the liability system of the carrier, constitutes the core system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There are many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in the modern maritime power, and the maritime law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Anglo-American law.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commonality of law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maritime law,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general framework of claim for damages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civil claim. From the logic of the content, this paper includes thre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ht to claim damages for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the basic rights and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 The logic of the three aspects is strict and integrated. Only when the discuss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is completed can the research on the claim for damages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reach a general macro level from the point of claim. From the argumentation of the article,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im for damages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right to claim damages for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Then it is deduc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ght of claim for damages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and the proces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ight to claim for damages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The real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system of claim for damages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sea from a relatively new angle. The author hopes to use this perspective more deeply in other systems of maritime law.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96.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军;邬文俊;;论因侵害生命权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理论基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宁;;对我国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的理论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袁波;;死者近亲属损害赔偿请求权之理论基础[J];企业导报;2009年09期
4 曾青;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5 阳子龙;论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J];前沿;2004年09期
6 李可书;论公司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董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兼评我国《公司法》第61条第1款[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江滢;胎儿健康法益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婧;顾长河;朴光洙;;环境污染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关系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张忠民;;夫妻相互忠实义务法律保护的反思与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杨召南;海上货物运输“一年时效”规定的探讨[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秀辉;;损害赔偿中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与选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许光玉;龙玉兰;;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的论述(之四)——无单放/提货涉及的诉讼时效问题(上)[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胡志强;;中德知识产权请求权制度比较[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4 刘昌国;李业斌;;在航次租船合同下,出租人/承运人向提单持有人/收货人索赔的诉讼时效如何认定之我见[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晖;;从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廖宏;;论保险代位求偿权[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7 廖华如;;从一起事故处理谈当前矛盾大调处工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8 李晓蕾;;环境侵权案件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秀娟;;专利侵权诉讼中实际损失之确定标准——美国的经验[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10 汪炜;靖博;;互有过失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贤文;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理依据[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 姜旭春;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杜海岚;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赔偿法律缺位[N];法制日报;2005年
4 金同友 朱先明 龚晓武;法官巧断渔业损害赔偿案[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李晨光 崔占魁;工伤赔偿与雇佣损害赔偿浅析[N];中国贸易报;2006年
6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案件中的热点问题探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姚辉;民法上的“停止侵害请求权”[N];检察日报;2002年
8 刘冰 吴红娥;股东如何行使股利分配请求权?[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张苏燕 陆启萍;对医学美容损害赔偿问题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马宝泉;怎样打人身损害赔偿官司[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蒋跃川;海上货物运输中货方诉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王莉莉;国际商事合同之实际履行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苑书涛;请求权基本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于子亮;物权权能与效力范围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9 张忠野;公司治理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杨少南;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力;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梁远航;证券投资者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肖刚;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林剑;海上货物运输迟延交付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5 邓正付;消费者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志芳;论我国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D];河南大学;2007年
7 许卓训;海上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8 廖德智;道路交通事故致人身伤亡之损害赔偿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慎先进;物权请求权论[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阎军;论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5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