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西安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6 23:56

  本文选题:产业集群 + 识别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正文: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目前,不仅美国和欧洲重视产业集群,该现象也已经引起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这些国家希望能通过制定相应的集群政策培育自己的优势集群,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加快区域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产业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集群化发展趋势。但西安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尚属初级阶段。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将目前迅猛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引入西安地区。运用规范性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对产业集群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西安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在现有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西安实际情况对西安产业集群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区位商法对西安产业集群进行识别,这种方法是产业集群众多识别方法中比较成熟并且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方法,选取西安2003-2007年数据做为支持,对西安产业集群现状有一个初步认识。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前面的区位商值对西安产业集群进行分类,这是对西安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深入。再次分析西安产业集群与西安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模型基础,运用计量方法对二者关系精确回归分析,这是对西安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清晰刻画。最后结合西安自身特点针对西安现有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和西安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能够有效的发挥西安优势,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西部产业集群发展。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 (1)西安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科技、信息等软资源为优势的第三产业集群。第二个层次,是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具有劳动力充足、专业化分工合作、当地特有的创新和拼搏精神等特点,但是对经济推动作用有限。 (2)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发挥一定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正效应和负效应两方面体现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服务业产业集群发挥的是正效应,推动经济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制造业产业集群发挥的是负效应,阻碍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大发展时期,对西安产业集群研究很有意义。本文将产业集群识别、分类方法因地制宜的运用到西安地区尚属首次。对西安地区产业集群“一条龙”式研究是文章的亮点。研究结果将为西安乃至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证明区位商法和聚类分析法是对产业集群进行识别和分类的有效方法,运用计量的方法将西安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分析,具有科学性。
[Abstract]:The text : Industrial cluster has become a worldwide economic phenomenon , and has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 At present , not only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ttach importance to industrial clusters , but also ha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 including China . These countries want to cultivate their own advantages cluster by developing corresponding cluster policies , realiz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enterprises , acceler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foster core competitiveness .


In recent years ,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Xi ' an area has been developing in some areas . However ,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Xi ' an area is still a primary stage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Xi ' an .


Through the study ,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


( 1 ) Xi ' an industrial cluster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to two levels ; the first level is the third industry cluster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and other soft resources . The second level is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 ,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undant labor force , professional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 local unique innovation and struggle spirit , but has limited economic impetus .


( 2 ) Industrial clusters play a certain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 which is reflect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 Industry cluster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 storage and postal service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lusters , such as transpor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 instrumentation and cultural offices , play a negative effect and hinder economic growth .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of large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 It is the first time in Xi ' an area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industrial clusters .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guide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Xi ' an even West .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想实;;听觉场景分析简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2 苏华;肖坤梅;肖水明;;创意产业基地集群发展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3 苏玲利;;基于产业集群模式下太仓物流园区(中心)开发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1年08期

4 李然;;从产业集群理论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5 张长平;;舞弊性财务报告的成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财政监督;2011年14期

6 武似元;;论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以昆明的钢材产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7 彭洪军;;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方法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16期

8 张中文;曾福生;;基于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策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陈婕;;虚假会计报表识别及预防[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1期

10 虞孝感;王磊;;极化区功能识别与评价指标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朝阳;;产业集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锦;;浅谈如何有效地识别和管理人才[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东方;;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工业兴桂战略研究[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4 李晓峰;温永红;王会娟;刘伟生;秦芝;郁开北;;大环类配体超分子体系对稀土离子的识别作用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林奇;王丹丹;魏太保;张有明;;5-氯-2-羟基-1,,3-二苯甲醛对三聚磷酸钠的荧光识别[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侯温良;;一种从辐射噪声识别舰船类型新方法[A];200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李晓慧;;财务报表舞弊及其识别研究——天津磁卡2000-2004年报表迷雾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俞进;;从产业集群理论看贵州印刷业的发展[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9 陈柳钦;;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向阳;周红妹;;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卫;理论创新催化实践创新[N];湘潭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邹建锋;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严重滞后[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和倍;潜伏龙的识别[N];江苏经济报;2001年

4 记者 熊克寒;专家教您识别假币[N];深圳商报;2002年

5 特信;学会识别特养风险[N];农民日报;2002年

6 ;4到7层交换识别内容[N];网络世界;2002年

7 郑贵增;开展识别真伪包装知识宣传[N];中国包装报;2000年

8 王沁;真赝对比识别古董[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 李冬;怎样识别潜在风险贷款[N];金融时报;2001年

10 中国进出口银行国际业务部;风险的识别[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华;产业集群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张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春宇;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4 王恩才;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D];兰州大学;2007年

5 马中东;基于分工视角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机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6 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测度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舸;产业集群的生态演化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谢方;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非农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成勇;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怡然;西安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娟;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产业集群的识别与培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宏涛;上海发展国际邮轮经济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王华伟;上海洋山港临港产业集群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刘华晓;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邱爽;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粮食物流园区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7 赵德锋;利用FDI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8 叶敏坚;佛山陶瓷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欣;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10 李君;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71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071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