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及其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8-04 09:27
【摘要】:正 合同自由原则被誉为近代合同法一切制度的核心。它起源于罗马法,伴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获得极大的发展,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近代民商法将其奉为合同制度中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然而,进入20世纪后(实际上这种趋势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合同自由原则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与此同时,诚实信用原则等一般条款在现代合同法中崛起,其适用的结果使得合同制度中出现许多传统合同法理论无法推导出的责任形式,对于合同自由原则进行了全面的修正,其地位之尊,被誉为“帝王条款”。对于这一现象,有人惊呼为“合同的衷落”,甚至“合同的死亡”。笔者以为,现代合同法中合同自由原则的限制及其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是合同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制订统一的《合同法》,因此,探讨这个问题也不乏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is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all systems of modern contract law. It originated from Roman law and developed greatly with the rise of capitalism. The modern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represented by the French Civil Code regarded it as the supreme basic principle in the contract system. However, in the 20 th century (the trend began in the late 19 th century),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is increasingly restri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and other general clauses have emerged in the modern contract law, and the result of its application has led to many forms of responsibility which can not be deduc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tract law theory in the contract system.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has been comprehensively amended, and its status is regarded as the "monarch clause". For this phenomenon, some people exclaim as "contract indifferent", even "contract death".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and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in modern contract law are a basic theoretical problem of contract law. At present, the unified contract Law is being formulated in China, therefore, there is no lack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is probl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J];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云岭;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许石慧;;试论监管型政府的法治构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程乃胜;何谓法律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王国春;论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陈异慧;目前我国司法界存在的问题与法官的职业道德[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李东方;论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苏亦工;法律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商榷[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关景欣;张军江;;电子商务缔约过失责任问题研究[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士永;物权行为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蔡长林;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玉香;现代企业无形资产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熊菁华;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周林彬;WTO规则的法律经济分析与中国经济法理论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马s,

本文编号:2163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163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