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角度看商法的公法化
[Abstract]:The public law of commercial law is an objective fact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which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national compulsory norms into the commercial law, a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free will of the parti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the commercial law itself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law. In the legal regulation system of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should still occupy the leading and central position,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that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is still the free competitive economy among equal subjects. Commercial law and economic administrative law belong to private law system and public law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public law of commercial law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ommercial law has already belonged to public law, but only the commercial law and regulations are mixed with some norms of public law, which reflects the state's intervention in economic activities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commercial law still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rivate law in essence and is governed by the principles and spirit of private law.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分类号】:D913.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史际春,陈岳琴;论商法[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2 赵万一;对经济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重新思考[J];现代法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赞;商事合伙体系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张志伟;经济法的公平观[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高全喜;“宪法政治”理论的时代课题——关于中国现代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4 谢晖;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5 胡玉鸿,彭东;试论法律社会渊源的理论基础[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6 刘仁文;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J];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7 谢晖;理解和解释:法学家心镜的法律图像(中)[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秦德君;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J];学术季刊;2002年04期
9 黄立民;权力制衡:现代法治形成的直接条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秦国荣;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联合;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薛克鹏;经济法定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正生;要素产权结构演变的博弈分析[D];湘潭大学;2004年
2 柯敏;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3 卢映群;消费信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莳文;民事代理制度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顾琪;尴尬的生存[D];湘潭大学;2001年
6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7 武之歌;违约归责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张清华;论物权的本质及其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10 江路佳;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学鹿;析“民法商法化”与“商法民法化”──再论“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6期
2 史际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经济法——兼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问题[J];中国法学;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道远;;再论商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商法地位之思考[J];政法论丛;2011年04期
2 赵旖旎;;关于商法独立性特征的讨论[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陈醇;;权利的结构:以商法为例[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4 张炜;;论商法与民法,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5 郑曙光;;企业社会责任:商法视野的考察分析[J];中国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6 余冬爱;;民、商区分原则下的商事审判理念探析[J];人民司法;2011年03期
7 秦静;杨莉;;论商事外观主义[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8 李娜;;关于我国商法中的表见代理制度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9 庄小茜;陈洁;;立足登记主体范围构想我国商自然人登记制度[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仇晓光;胡桢;;私人自治视野下企业融资路径评介——以《合同法》342条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平;;精诚合作 开拓商法学术新领域[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王艳梅;;信用研究的商法视角——商法精神的制度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3 黄紫红;;聚名师 促交流 打品牌——商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商法学术研讨会掠影[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杨震;;商法规制信用机制的理论探源与宏观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顾功耘;;商法:构建市场运行机制之法[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6 冯薇;;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商法课程中的运用[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云耕;;繁荣商法研究 促进经济发展[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8 陈淑华;;论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9 胡鸿高;;商法价值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10 姜一春;;科学发展观与价值商法模式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乔新生;中国商法的演进[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记者 丁雷;中国法学会商法 研究会年会在连举行[N];大连日报;2010年
3 徐学鹿;商法的统一与商法的自立[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杜卉卉(南京师范大学);浅议我国商法立法体例[N];西部时报;2004年
5 北京万国学校;商法考试大纲变动说明[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杨莹;商法专家聚焦非公司企业法制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杨峥嵘;农村市场经济与商法创新[N];今日信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孙洁琳;重组方违背预案承诺构成侵权 中小股东可向法院起诉索赔[N];证券日报;2009年
9 黄 婕 黄才水;独特的商事裁判价值观[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曾献文;商人精神是商法的生命力所在[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铁军;刑民实体关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牛忠江;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利益与私权冲突的法律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翟羽艳;私力救济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诗伟;论商法的相对独立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韩朝炜;商法与民法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3 杨玉英;论商法和经济法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陈淑华;论我国商法的基本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玫黎;中国商法的近代转型及其对中国当代民商立法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陈太清;行政法与民法的调整界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东晓;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龚云飞;论商事人格权[D];湘潭大学;2008年
9 蔡毅敏;全球化背景下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反思[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刘海东;表见代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2166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216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