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商法论文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9:09

  本文关键词: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信用证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结算制度,成为公认的“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信用证本身的独立性是其发挥巨大作用的根本所在。尽管独立性原则在安全保障方而给交易双方带来了福祉,但由于独立性容易被人操纵的特点,信用证欺诈随之而来,在我们的贸易领域出现,商业贸易的风险不断加大,而且愈演愈烈,损失是惨痛的。于是在这种利益失衡的夹缝中,英美国家以判例的形式创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该原则的兴起正是应对信用证欺诈的产物,法律不保护欺诈或不道德行为,利用信用证的独特运行机制进行欺诈的不法当事人无权援引独立抽象性原则,法院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颁发禁令是反信用证欺诈的一项重要救济措施,以应对独立性抽象原则在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上留下缺陷和空白的悲惨境遇,为各国所普遍采用。但是应该看到,信用证的欺诈和禁令在国际银行界和各国的司法界争议极大,不仅作为国际惯例的UCP未对此问题做出规定,而且该问题在国际银行实务尤其是各国的司法实践中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各国的司法实践尤其是成文法和判例法也不一致,各自过去到现在的判例也屡经变化。 我国作为一个外贸大国,在改革丌放的形势下更是成为不法欺诈人的主要目标,这种日益猖獗信用证欺诈行为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诸多学者丌始热衷于研究这一领域。笔者怀着对信用证交易制度和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热情,针对信用证关系中的欺诈现象,深入钻研其背后的理论根源,参考了前辈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又结合自己专业所学,并且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信用证欺诈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判例分析我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创建性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信用证法律制度作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信用证风险 独立抽象原则 欺诈例外 法律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99;F740.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11
  • 1.1.2 论文的选题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3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12-13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13
  • 1.3 本文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13-15
  • 1.3.1 本文的写作思路13-14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14-15
  • 第2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基本理论15-31
  • 2.1 信用证的涵义及欺诈的表现形式15-19
  • 2.1.1 信用证概念及法律渊源15-16
  • 2.1.2 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表现形式16-18
  • 2.1.3 信用证欺诈产生原因18-19
  • 2.2 信用证的基石原则19-23
  • 2.2.1 信用证的独立抽象原则19-21
  • 2.2.2 信用证的单证严格相符原则21-22
  • 2.2.3 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和单证严格相符原则的关系22-23
  • 2.3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内涵23-24
  • 2.3.1 欺诈例外原则的内涵及理论基础23-24
  • 2.3.2 国际商会对欺诈例外原则的态度24
  • 2.4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律地位问题24-30
  • 2.4.1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与基础原则的关系24-25
  • 2.4.2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及发展25-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及豁免31-43
  • 3.1 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31-34
  • 3.1.1 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主体31-32
  • 3.1.2 对"欺诈"的界定32-34
  • 3.2 申请人的救济途径34-38
  • 3.2.1 银行的拒付34-36
  • 3.2.2 禁付令36-38
  • 3.3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豁免38-42
  • 3.3.1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豁免的涵义38
  • 3.3.2 适用豁免原则的不同情形38-41
  • 3.3.3 信用证欺诈例外豁免制度的功能41-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43-60
  • 4.1 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的立法43-47
  • 4.1.1 《民法通则》、《民诉法》与《合同法》43
  • 4.1.2 《刑法》的规定43-44
  • 4.1.3 《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工作座谈会纪要》44-45
  • 4.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45-47
  • 4.2 我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司法实践47-51
  • 4.2.1 对"实质性欺"进行了初步的肯定47-49
  • 4.2.2 审查受益人是否参与或知悉欺诈49
  • 4.2.3 制裁欺诈人时注意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49-50
  • 4.2.4 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50
  • 4.2.5 法院颁布"冻结令"50-51
  • 4.3 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主要问题51-56
  • 4.3.1 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立法不够完善51-52
  • 4.3.2 对欺诈的界定模糊52-53
  • 4.3.3 对善意第三人保护不够53-55
  • 4.3.4 在程序上没有维护有关当事人的权利55
  • 4.3.5 没有"禁令"武器,只有财产保全55-56
  • 4.4 对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的建议56-59
  • 4.4.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体系56-57
  • 4.4.2 严格界定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57
  • 4.4.3 加强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57-58
  • 4.4.4 借鉴英美法采取禁令制度58
  • 4.4.5 提高法官自身素质58-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连钟;刘秋东;;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问题分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郝胜利;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和严格相符原则[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3 刘琼瑶;试析美国《统一商法典》中信用证的法律适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周华;论信用证欺诈下止付令的发布条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刘世富;论我国的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制度[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祝丽娜;;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肖伟;;跟单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新论[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8 杨述兴;一起涉外信用证欺诈纠纷管辖权争议案[J];中国防伪报道;2005年03期

9 王卓;;浅析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法律实践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8期

10 张昊梅;;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J];发展;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津海事法院院长 李柏华;[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赛波;跟单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鹏;论信用证欺诈及其司法救济[D];安徽大学;2006年

2 饶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豁免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陈晶;论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308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