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效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商事登记效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商事登记效力 创设效力 对抗效力 公信力 请求权效力 证据效力
【摘要】:商事登记效力是指商事登记对于相关主体的作用及法律约束力。研究商事登记效力,对于商事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以及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商事登记效力取决于商事登记的功能。商事登记行为具有公法属性,其主要体现为行政确认行为和依法信息公告行为。在分析商事登记的概念、功能的基础上,本文主张商事登记效力应包括创设效力、对抗效力、公信效力、请求权效力以及证据效力,并分别展开论述。 创设效力是商事登记的基础效力,是指是指登记主管机关通过登记对商事主体资格进行行政确认,确认其商主体资格、营业资格,并确认商事登记创设商主体的效力。对抗效力是指商事主体根据商事登记事项真实地向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并且由登记机关将此信息记载于登记簿确认并公告,而且这个登记行为是依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及程序进行的,即推定社会公众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些登记事项,商事主体可以依据登记事项向第三人主张免责的效力。商事登记事项一经登记,登记申请人可以根据该登记事项对抗第三人的主张,因而获得免责效力。公信效力是指商事主体依据商事登记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登记及公告并得到行政主管机关确认后,此时的登记及公告的内容具有法律上的公信力,即使是该内容有错误,信赖该内容的第三人的利益也要受到法律保护。商事登记的公信力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商事登记的真实性推定效力和善意保护效力,而它们的理论基础是外观主义以及行政行为的公定力。请求权效力是指权利人请求查阅、复制登记事项的权力。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和公信效力在很多情况下是要通过请求权来实现,因此,在这里我们把请求权也视为商事登记的效力一种。证据效力是指商事登记人依据法律规定的登记事项经登记、公告程序后,登记簿上的内容或登记证书上的内容对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本文将通过对上述探讨的商事登记效力逐一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价值以及弊端,提供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事登记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商事登记效力 创设效力 对抗效力 公信力 请求权效力 证据效力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一 商事登记理论基础12-17
- (一) 商事登记概念12-13
- (二) 商事登记效力含义13-14
- (三) 商事登记的功能14-17
- 1、主体确认功能15
- 2、服务保障功能15
- 3、国家监管功能15-17
- 二 商事登记效力的类型17-24
- (一) 商事登记的创设效力17-18
- (二) 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18-20
- 1、商事登记对抗力的界定18
- 2、商事登记对抗力的构成18-20
- (三) 商事登记的公信效力20-22
- 1、商事登记的公信效力界定20
- 2、商事登记公信力的具体表现形式20-22
- (四) 请求权效力22
- (五) 证据效力22-24
- 三 我国商事登记效力司法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24-43
- (一) 商事登记的对抗效力24-29
- 1、商事登记对抗力的积极后果24-25
- 2、对抗力的消极后果问题25
- 3、我国有关商事登记对抗效力的立法现状25-29
- (二) 瑕疵登记效力分析29-32
- 1、瑕疵登记的性质29-30
- 2、瑕疵登记的效力分析30-32
- (三) 公信力效力分析32-36
- 1、外观主义33-34
- 2、行政行为的公定力34-36
- (四) 商事登记的请求权效力36-37
- (五) 商事登记证据效力分析37-43
- 1、商事登记证据效力的意义37-38
- 2、商事登记证据效力的原则38-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熙;不动产登记效力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李智,李凤章;登记生效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的比较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利明;关于物权法草案中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J];法学;2005年08期
4 梁三利,宋仁海;略论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兼论我国不动产登记效力[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利明;;论他物权的设定[J];法学研究;2005年06期
6 高圣平;;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研究[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王海栗;郑磊;;论动产抵押的公示——以检讨登记对抗主义为中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7年02期
8 杨锐;;浅析我国《物权法》中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9 刘耀东;沈琳;;论我国船舶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马莹莹;;浅析物权法之登记要件主义[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曜琛;;WTO争端解决裁决于国内法院的效力——兼评以欧盟经验对台湾的借鉴[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2 陈喜峰;;世贸组织宪法化与欧盟宪政:基于宪法合法性的比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3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蒋文军;;论抵押财产转让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基于一起公报判例展开的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秦秉蔚;;股权回购协议的效力及实务问题研究[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周艳;;所有权保留买卖中的权利冲突[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杨运福;黄晖;;浅析船舶抵押权登记制度的规范与完善[A];中国律师2004年海商法研讨会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钟华友;;《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的理解与适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宝华;以出卖但未过户的房屋设置抵押其效力如何认定[N];江苏经济报;2005年
2 吴林丹;股权变动应适用外部登记对抗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6年
3 四川省开江县人民法院 黄承军;我国物权法上公示对抗主义评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徐光明;王利明谈物权法草案九大争议点[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王晓辉;浅谈物权与债权的效力区别[N];吉林日报;2007年
6 卢正敏;变更或追加执行当事人的范围[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李永锋;主债权诉讼时效完成后担保物权的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北京万国学校;法理学大纲增删情况说明[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高秦伟;是擅自变更许可事项 还是转让经营许可证[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宁大法学院副教授 蒋万来 博士后;为什么不动产要进行登记[N];宁波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模式之关联[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崔聪聪;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雷秋玉;我国台湾地区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黄常青;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林华;著作权转移规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7 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玉杰;动产抵押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妍;商事登记基础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财音青格乐;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牛淑锦;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威坚;澳门与内地不动产登记制度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史彦维;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审查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5 石泉;虚拟财产登记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张蕾;欧洲联盟的法律渊源及其效力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张丽燕;房产借名登记及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蒋鸿铭;对构建我国登记公信力制度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9 宋戈;假登记担保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邓莹;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54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flw/85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