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环境法律规制
本文关键词:论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环境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长、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多,沿海、沿湖地区向海洋索要发展空间的欲望越来越大,海岸带空间变得日益拥挤,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行为成为人们拓宽生存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为沿湖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发展。然而对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也伴随着大规模、不合理的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出现日益彰显在我们面前。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一定程度上属于海域管理范畴,但又与城市区域管理和土地管理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以来海域都被视为无主物和共有物,任何人都享有开发和利用海域的权利,这种价值导向使得海域资源遭到很大程度的浪费与破坏。当代以物权法为核心的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管理制度,缺乏实现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制度有效整合的基础,难以在多元利益协调的基础之上实现海域和陆域环境资源保护的目的。而将其纳入环境法律范畴,可以有效突破物权法理论的局限,促使相关制度的整合与革新,实现对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资源保护基础上的优化开发利用。 论文以环境法作为研究的视野,提出将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纳入环境法律范畴进行管制的命题,目的就是要通过研究视野的转换和法律范畴的革新与理论的重构,推进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理论研究,实现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理过程涉及的相关制度的有机整合和衔接。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界定、国内外的发展态势与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该部分对人为添附和天然添附新增土地进行了区分,简要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家对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理模式的历史转变,对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价值做了重点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将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纳入环境法范畴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反思了当前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相关制度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以环境法律范畴对人为添附行为进行调整。重点分析了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引发的环境问题与海洋监管失控问题,提出对新增土地的制度设计应包含多远的价值判断,并从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理论支持和现实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将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纳入环境法范畴进行管制的基础。 第三部分,以环境法的视角,,整体分析和审视了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管理制度。该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现有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两大缺陷,即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缺失,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制度与相关制度之间存在脱节,然后综合分析了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理制度缺陷的成因,主要有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公、私权属性缺乏制度整合,新增土地环境属性与环境属性的人为割裂。 第四部分即是论文的重点同时也是论文的难点。该部分在之前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法律范畴内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制度的完善构想。主要从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纳入环境法律范畴进行管制的目标与具体构想两大部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纳入环境法律范畴进行管制的目标是充实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内涵,实现多元价值利益的沟通与交流,处理好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合理有效发挥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在管制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严格人为添附新增土地项目的审批制度,规范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准入机制;明确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理中的环境义务,保障其环境价值;整合添附新增土地环境管理制度,实现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管理体系化;完善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新增土地环境保护价值的实现。 结语部分,对正文内容进行概况,指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法律范畴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 法律管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D922.3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一、 导论10-15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0-12
- 1. 研究背景10
- 2. 选题意义10-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 国外涉及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研究现状12-13
- 2. 国内涉及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研究现状13-14
- (三)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4-15
- 1. 研究方法14
- 2. 创新之处14-15
- 二、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提出及其价值分析15-22
- (一)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界定与发展态势15-20
- 1.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界定15-16
- 2. 国外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16-18
- 3. 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发展态势及原因分析18-20
- (二)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价值分析20-22
- 1.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是商品20-21
- 2.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社会价值分析21
- 3.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分析21-22
- 三、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缘由及其基础22-30
- (一)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缘由22-24
- 1.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引发的环境问题22-23
- 2.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引发的海洋监管失控23-24
- 3.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物权应包含多元的价值判断24
- (二)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基础24-30
- 1.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理论支撑25-28
- 2.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现实需求28-30
- 四、 环境法视野下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制度的审视30-35
- (一) 环境法视野下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制度的缺陷30-33
- 1.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相关法律制度的环境保护功能缺失30-31
- 2.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制度与相关制度之间存在脱节31-33
- (二) 环境法视野下我国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制度缺陷的成因33-35
- 1.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公、私权属性缺乏制度整合33-34
- 2.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环境属性与资源属性的人为割裂34-35
- 五、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构想35-50
- (一)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目标35-38
- 1. 充实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理制度的内涵35-36
- 2. 实现多元价值的沟通,处理好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36-38
- (二) 环境法基本原则与具体制度在规制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过程中的应用38-43
- 1. 环境法基本原则在规制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过程中的应用38-41
- 2. 环境法相关制度在规制人为添附新增土地过程中的应用41-43
- (三) 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环境法律规制的具体构想43-50
- 1. 严格人为添附土地项目的审批制度,规范人为添附土地准入机制43-44
- 2. 明确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管制中的环境义务,保障其环境价值44-47
- 3. 整合人为添附土地环境管理制度,实现人为添附土地环境管理体系化47-48
- 4. 完善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新增土地环境价值的实现48-50
- 六、 结语50-51
- 注释51-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茜坤;夏少敏;闫献伟;;论环境行政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2 赵同军;;浅议我国生态安全法律保护的必要性[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柯坚;;当代环境问题的法律回应——从部门性反应、部门化应对到跨部门协同的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璐;;生态经济视野下的自然资源权利研究[J];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5 徐涤宇;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J];法学;2003年09期
6 杨华;王全弟;;围海造地过程中的权利承接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2010年07期
7 沈琦;;公法与私法视野中的海域使用权[J];黑河学刊;2011年10期
8 李巧稚;;国外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12期
9 胡小颖;周兴华;刘峰;彭琳;辛海英;杨凤丽;;关于围填海造地引发环境问题的研究及其管理对策的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10期
10 罗艳;谢健;王平;徐淑升;;国内外围填海工程对广东省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潮声;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辉;海域使用论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谭柏平;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晓龙;环境法视野下的我国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姚立;填海造地管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人为添附新增土地的环境法律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260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