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7:03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制度建立与完善已日益成为国家重视的基本社会问题,解决集体建设用地相关问题更是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内在要求。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相对欠缺,难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适应集体建设用地不同需求价值进入市场化运行的发展趋势,相关试点工作虽然已经局部开展,理论与制度层而的支持却极为缺乏,急需通过调查研究予以补充完善。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主要在权利的取得、权利行使,特别是在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抵押方面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 在权利的取得问题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取得的最大缺陷是主体的虚位问题,现实中的障碍也导致我国立法中明确规定的权利主体难以有效落实其权利,最终导致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因此,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主体为村农民集体,是结合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农村组织管理水平以及相应处置办法得出的结论。而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制度而言,其不仅受到法律的限制,还受到财政制度以及“二元体制”的限制,所以必须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制度中的国家规制制度。 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利行使问题,其所有权行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权能受到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财产性无法体现。为此,应首先完善其权能,其次应尊重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财产性权利,坚持以物权法为核心改革征地制度。对于征地制度中的“公共利益”的界定必须坚持“满足不特定群体共同利益”的原则,并将征地的审批权交予县级人大常委会,以保护各基层在征地过程中的权益。而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使过程中出现的最大的问题则是自发形成的使用权流转与法律禁止其流转规定之间存在冲突,致使大量的法律被规避,政府的调控功能被削弱。因此,在完善取得制度及分析行使制度所出现问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现实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和抵押所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已成为事实,自发的隐形市场已经形成,法律已滞后于现实。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必须统一全国的相关立法,构建科学的土地产权制度,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问题,现有的法律环境不利于该制度的建立,要完善这一制度必须对立法、税收、金融以及财政等各个部门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法律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 权利取得 权利行使 流转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0
- (一) 研究的背景9
- (二) 研究的意义9-10
-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利取得问题10-19
-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取得的主体问题及其完善10-12
- 1. 主体虚位10-12
- 2. 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主体12
-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12-19
-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的现状13-16
- 2. 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制度16-19
-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利行使问题19-27
-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制度的缺陷和完善19-24
- 1. 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的限制19-22
-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权利行使问题的解决22-24
-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使问题24-27
-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24-26
-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26-27
-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27-33
-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状27-29
-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障碍27-28
- 2. 实践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28-29
- (二) 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对策29-33
- 1. 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立法原则29-31
- 2.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设计31-33
- 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问题33-41
- (一) 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弊端33-34
- (二) 现行抵押制度弊端的原因分析34-36
- 1. 法律规定不完善34-35
- 2. 所有权主体虚化,破坏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功能的发挥35
- 3. 登记制度的不完善,阻滞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效率35-36
-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构建36-41
- 1. 改革现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势在必行36
- 2. 地方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探索36-38
- 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区别及统一规制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崇敏;不动产抵押权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王权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法律问题研析——结合广东相关立法及实践的述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云生;;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刍论[J];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01期
4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J];社会学研究;2005年04期
5 刘云生;;集体土地所有权身份歧向与价值悖离[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6 胡君;莫守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反思与重构[J];行政与法;2005年12期
7 程久苗;试论土地用途管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7期
8 曾新明;侯泽福;;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之法律研究[J];农村经济;2006年10期
9 肖方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中外法学;1999年04期
10 李满枝;;物权法下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26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