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空间分布的管控与实践初探
发布时间:2021-04-18 20:00
一定实体的空间量落在一个场地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场地的地理条件、当地的法规以及文化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容积率的空间分布的是建筑学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现阶段国内的城市空间建设已经开始慢下来了,即将从原来单纯的依靠新建扩张城市的过程变为对已建部分逐步更新的过程。那么面对这些新的情况,再一次学习容积率的空间分布在历史过程中的管控与实践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围绕着城市空间发展与容积率空间分布的演变展开,可以通过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来理解容积率的空间分布状况。西方一些主要城市在历史过程中,经过无序的建设带来的苦难以后逐步认识到对容积率的空间分布进行管控的必要性,随之产生了规划学科及法规;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对容积率分布的认识也一直在变化,从当初静态的理性管控逐渐变为了理性结合感性的弹性规划。可以看到容积率作为人类理解管理城市的工具来说是绝对理性的,但是可以通过技术的可控性来满足人类的感性需求。本文准备从“探究国外城市发展历程-分析国内状况-学习先进理念-实际应用技术”的研究顺序开展分析过程,显示通过对西方一些近现代城市的容积率空间分布管控与实践进行分析,然后回到国内的状况...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开始
1.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外容积率管控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容积率管控的相关研究
1.3.3 城市密度分布与局部形态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西方四个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密度分布演变
2.1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密度演变
2.1.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1815-1900)
2.1.2 国家主导资本主义时期(1900-1979)
2.1.3 新自由主义时期(1979 至今)
2.2 巴黎临街建筑控制与形态
2.2.1 巴黎临街城市形态的主要特点
2.2.2 巴黎临街建筑轮廓控制法规演变
2.3 巴塞罗那扩展区密度演变
2.3.1 塞尔达网格规划与街区形态演变
2.3.2 扩展区网格的建筑多样性
2.3.3 扩展区网格与密度变化
2.4 纽约的城市发展与建筑管控
2.4.1 区划法的控制内容
2.4.2 传统区划法的形成与问题
2.4.3 区划法的改良运动
2.4.4 早期的剧院奖励制度
2.4.5 容积率调控技术与空间转移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对容积率空间分布的管控与实践策略
3.1 法律法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1.1 土地制度的基础作用
3.1.2 法定规划的控制作用
3.1.3 技术规范的直接作用
3.2 深圳市对城市密度与形态的管控
3.2.1 《深标》中工业用地分类和开发强度
3.2.2 《深规》中的住宅间距问题
3.3 台湾地区容积率空间分布的情况
3.3.1 台湾地区旧城更新
3.3.2 容积率转移制度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应用
3.4 高密度城市香港的立体空间构成
3.4.1 香港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方法
3.4.2 重新定义地面
3.4.3 空间中的运动
3.5 本章小结
4 解读FARMAX与SPACEMATRIX
4.1 FARMAX解读
4.1.1 密度的认识
4.1.2 亚洲城市分析
4.1.3 数据景观
4.1.4 参数设计
4.1.5 设计实践
4.2 SPACEMATRIX解读
4.2.1 建筑密度的概念
4.2.2 空间矩阵
4.2.3 建筑密度与空间形态
4.3 本章小结
5 容积率空间分布在石柱鸿鸥时代广场中的实践
5.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5.1.1 开发预期与项目定位
5.1.2 场地条件与城市设计
5.2 容积率空间分布研究
5.2.1 实体量与空间分布的基本预判
5.2.2 限定条件与空间策略
5.3 基于容积率空间分布的方案过程修改
5.3.1 各方案的推进过程与分析
5.3.2 方案深化调整与分析
5.4 特殊价值引起的空间分布及形态变化
5.4.1 高层办公楼的出现与高度控制
5.4.2 市场变化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形态变化
5.4.3 文化需求引起的形态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容积率空间分布与局部城市形态
6.1 基于容积率相关的局部城市形态的基本预判
6.1.1 与城市设计相关的一些基本想法
6.1.2 基于理性认识的感性判断
6.2 规划法规下的容积率相关策略
6.2.1 对于城市规划法规的建议
6.2.2 从技术理性到政策属性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住宅容积率的确定机制[J]. 陈昌勇. 城市问题. 2006(07)
[2]城市用地容积率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全国九个大型城市为实证分析的对象[J]. 崔寒清. 中国房地产. 2006(03)
[3]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美国区划得到的启示[J]. 赵守谅,陈婷婷. 国外城市规划. 2006(01)
[4]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J]. 侯丽.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3)
[5]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J]. 何明俊. 城市规划. 2005(05)
[6]巴塞罗那扩展区多层高密度街坊的发展与启示[J]. 张杰,袁路平. 国外城市规划. 2004(04)
[7]容积率超标建设现象及应对策略探讨[J]. 潘海霞. 城市规划. 2003(08)
[8]由2.1到2.5——容积率变更引发的思考[J]. 庄诚炯,潘海啸,刘冰. 规划师. 2002(11)
[9]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J]. 赵燕菁. 城市规划. 2002(10)
[10]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及修正系数的确定[J]. 黄志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美国区划发展历史研究[D]. 李恒.清华大学 2007
[2]城市规划中容积率的确定方法研究[D]. 咸宝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6085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开始
1.2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1.2.1 基本概念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外容积率管控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容积率管控的相关研究
1.3.3 城市密度分布与局部形态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西方四个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密度分布演变
2.1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密度演变
2.1.1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1815-1900)
2.1.2 国家主导资本主义时期(1900-1979)
2.1.3 新自由主义时期(1979 至今)
2.2 巴黎临街建筑控制与形态
2.2.1 巴黎临街城市形态的主要特点
2.2.2 巴黎临街建筑轮廓控制法规演变
2.3 巴塞罗那扩展区密度演变
2.3.1 塞尔达网格规划与街区形态演变
2.3.2 扩展区网格的建筑多样性
2.3.3 扩展区网格与密度变化
2.4 纽约的城市发展与建筑管控
2.4.1 区划法的控制内容
2.4.2 传统区划法的形成与问题
2.4.3 区划法的改良运动
2.4.4 早期的剧院奖励制度
2.4.5 容积率调控技术与空间转移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对容积率空间分布的管控与实践策略
3.1 法律法规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1.1 土地制度的基础作用
3.1.2 法定规划的控制作用
3.1.3 技术规范的直接作用
3.2 深圳市对城市密度与形态的管控
3.2.1 《深标》中工业用地分类和开发强度
3.2.2 《深规》中的住宅间距问题
3.3 台湾地区容积率空间分布的情况
3.3.1 台湾地区旧城更新
3.3.2 容积率转移制度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应用
3.4 高密度城市香港的立体空间构成
3.4.1 香港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方法
3.4.2 重新定义地面
3.4.3 空间中的运动
3.5 本章小结
4 解读FARMAX与SPACEMATRIX
4.1 FARMAX解读
4.1.1 密度的认识
4.1.2 亚洲城市分析
4.1.3 数据景观
4.1.4 参数设计
4.1.5 设计实践
4.2 SPACEMATRIX解读
4.2.1 建筑密度的概念
4.2.2 空间矩阵
4.2.3 建筑密度与空间形态
4.3 本章小结
5 容积率空间分布在石柱鸿鸥时代广场中的实践
5.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5.1.1 开发预期与项目定位
5.1.2 场地条件与城市设计
5.2 容积率空间分布研究
5.2.1 实体量与空间分布的基本预判
5.2.2 限定条件与空间策略
5.3 基于容积率空间分布的方案过程修改
5.3.1 各方案的推进过程与分析
5.3.2 方案深化调整与分析
5.4 特殊价值引起的空间分布及形态变化
5.4.1 高层办公楼的出现与高度控制
5.4.2 市场变化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形态变化
5.4.3 文化需求引起的形态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容积率空间分布与局部城市形态
6.1 基于容积率相关的局部城市形态的基本预判
6.1.1 与城市设计相关的一些基本想法
6.1.2 基于理性认识的感性判断
6.2 规划法规下的容积率相关策略
6.2.1 对于城市规划法规的建议
6.2.2 从技术理性到政策属性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住宅容积率的确定机制[J]. 陈昌勇. 城市问题. 2006(07)
[2]城市用地容积率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全国九个大型城市为实证分析的对象[J]. 崔寒清. 中国房地产. 2006(03)
[3]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美国区划得到的启示[J]. 赵守谅,陈婷婷. 国外城市规划. 2006(01)
[4]美国“新”区划政策的评介[J]. 侯丽.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3)
[5]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J]. 何明俊. 城市规划. 2005(05)
[6]巴塞罗那扩展区多层高密度街坊的发展与启示[J]. 张杰,袁路平. 国外城市规划. 2004(04)
[7]容积率超标建设现象及应对策略探讨[J]. 潘海霞. 城市规划. 2003(08)
[8]由2.1到2.5——容积率变更引发的思考[J]. 庄诚炯,潘海啸,刘冰. 规划师. 2002(11)
[9]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J]. 赵燕菁. 城市规划. 2002(10)
[10]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及修正系数的确定[J]. 黄志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美国区划发展历史研究[D]. 李恒.清华大学 2007
[2]城市规划中容积率的确定方法研究[D]. 咸宝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6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4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