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阳市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与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5-12 16:3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三农”问题核心的土地问题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瓶颈,事关全局,举足轻重。土地制度的每次变革都会引起农村社会乃至全国的大的变化。它是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层面的适应性的调整。目前我国农用土地的流转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1985年沿海一些发达地区萌芽了承包土地经营权的自发性流转,然后向内地逐步蔓延。一方面,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化拉力的吸引而到城市从事非农就业;另一方面,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而产生的推力使农民开始弃田撂荒进城打工。同时,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其基础上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小岗村时说“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就进一步强调赋予农民更加有充分保障的承包经营权。本文根据我国有关土地产权制度的演进和目前信阳市土地流转中遇到的实...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土地流转研究的现状
(一) 国外农地流转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农地流转的相关研究
(三) 国外一些国家的土地流转的历史演进、特征及经验
三、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目的
(一) 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二)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三) 历史分析的方法
(四) 比较研究的方法
五、创新之处、不足及展望
六、概念界定
(一) 土地、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农用土地
(二) 产权、土地产权、所有权、使用权
(三) 流转、土地流转、流转市场、流转机制
第二章 土地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相关研究
一、产权理论
(一) 西方产权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三) 科斯的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关系比较
二、制度变迁理论
(一) 制度变迁和动因
(二) 信阳市历次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信阳市土地流转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信阳市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二) 土地流转的模式调查及分析
二、信阳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 主要做法
(二) 土地流转的主要特征
(三) 信阳市的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三、农民对土地经营和土地流转的态度分析
(一) 土地上的负担与土地流转
(二) 农民耕种土地的意愿与土地流转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查分析
第四章 信阳市土地流转中问题的应对建议与政策启示
一、改革与完善目前的农地产权制度
(一) 明确所有权主体完善使用权的权能结构
(二)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将土地承包期(即使用期)长久化
(三) 进行土地使用权市场运作加强土地产权法制化管理
(四) 采用并发放标准的长久化的土地承包使用权合同书
二、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正确认识规模经营与生存保障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机制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形成土地流转社会安全网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期刊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黎霆,赵阳,辛贤.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0)
[2]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及其前景判断[J]. 马晓河. 改革. 2009(10)
[3]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 郑来春,吴淑娴. 广西社会科学. 2009(08)
[4]地权是一束权力关系[J]. 马良灿.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2)
[5]中国农村菲律宾道路化的危险——从“亚洲典范”到“亚洲病夫”的教训[J]. 李昌平. 绿叶. 2008(10)
[6]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 陈希勇. 农村经济. 2008(08)
[7]兴办土地流转合作社做法好——安徽省肥西县木兰村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调查[J]. 陈进,彭学平,马燕. 农村经营管理. 2008(07)
[8]农村政策的底线是不搞土地私有化[J]. 温铁军. 中国市场. 2008(16)
[9]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 厉以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杜培华,欧名豪.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1)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刘秀梅.中国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374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土地流转研究的现状
(一) 国外农地流转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农地流转的相关研究
(三) 国外一些国家的土地流转的历史演进、特征及经验
三、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目的
(一) 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二)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三) 历史分析的方法
(四) 比较研究的方法
五、创新之处、不足及展望
六、概念界定
(一) 土地、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农用土地
(二) 产权、土地产权、所有权、使用权
(三) 流转、土地流转、流转市场、流转机制
第二章 土地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相关研究
一、产权理论
(一) 西方产权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三) 科斯的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关系比较
二、制度变迁理论
(一) 制度变迁和动因
(二) 信阳市历次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信阳市土地流转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信阳市土地流转的现状
(一)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二) 土地流转的模式调查及分析
二、信阳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 主要做法
(二) 土地流转的主要特征
(三) 信阳市的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三、农民对土地经营和土地流转的态度分析
(一) 土地上的负担与土地流转
(二) 农民耕种土地的意愿与土地流转的态度的调查分析
(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查分析
第四章 信阳市土地流转中问题的应对建议与政策启示
一、改革与完善目前的农地产权制度
(一) 明确所有权主体完善使用权的权能结构
(二)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将土地承包期(即使用期)长久化
(三) 进行土地使用权市场运作加强土地产权法制化管理
(四) 采用并发放标准的长久化的土地承包使用权合同书
二、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正确认识规模经营与生存保障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流转机制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形成土地流转社会安全网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期刊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黎霆,赵阳,辛贤.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0)
[2]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及其前景判断[J]. 马晓河. 改革. 2009(10)
[3]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 郑来春,吴淑娴. 广西社会科学. 2009(08)
[4]地权是一束权力关系[J]. 马良灿.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2)
[5]中国农村菲律宾道路化的危险——从“亚洲典范”到“亚洲病夫”的教训[J]. 李昌平. 绿叶. 2008(10)
[6]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 陈希勇. 农村经济. 2008(08)
[7]兴办土地流转合作社做法好——安徽省肥西县木兰村土地流转经营合作社调查[J]. 陈进,彭学平,马燕. 农村经营管理. 2008(07)
[8]农村政策的底线是不搞土地私有化[J]. 温铁军. 中国市场. 2008(16)
[9]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 厉以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杜培华,欧名豪.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1)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刘秀梅.中国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8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8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