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2 12:00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民利益的实现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退耕还林工程自从2002年全面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初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退耕农户经济收入,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缓解了三农问题。但是,目前退耕农户的收入提高速度还是很慢,甚至有些地方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国家的退耕补贴。因此,如何构建一套机制尽快提高退耕农户收入,保证退耕农户长期利益的实现急需做出理论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对国内退耕还林还草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并在总结国内经验、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退耕农户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特别是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户、政府、市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可持续性与保障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农民利益实现的关系方面论证了保障退耕农民利益实现的必要性。再次,以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后续产业发展模式为典型案例论证了在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地区构建退耕农户长期利益实现机制的可能性。最后,从市场激励、教育引导、生态产业...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2 退耕还林理论研究综述
    2.1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的价值分析理论
        2.1.1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2.1.2 土地稀缺性理论
        2.1.3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2.1.4 外部性理论
    2.2 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经济补偿理论依据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生态资本理论
        2.2.3 再生产理论
        2.2.4 需求理论
        2.2.5 养护者受益理论
3 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及经验借鉴
    3.1 退耕还林的历史回顾
    3.2 中国退耕还林(草)历史的经验总结
    3.3 西方国家退耕还林的经验与启示
4 退耕还林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关于政策安排问题
        4.1.1 补助的年限问题
        4.1.2 基层林业单位工作经费及工作负荷问题
        4.1.3 林业经营的产权问题
        4.1.4 政策的稳定性问题
    4.2 关于政府行为问题
        4.2.1 农户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被调动
        4.2.2 政策兑现中存在违规操作
        4.2.3 规划设计不科学
    4.3 关于农户行为问题
        4.3.1 缺乏主动管护,复耕隐患大
        4.3.2 只重数量,不管质量
        4.3.3 人为破坏严重
5 退耕农户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缺乏市场激励机制
    5.2 退耕农民素质不高
    5.3 科技、服务体系滞后
    5.4 退耕农民就业不充分
    5.5 退耕还林政策的缺陷
6 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与保障农民利益的关系
    6.1 以人为本与退耕还林的本质
    6.2 保障农民利益是退耕还林可持续推进的前提
    6.3 退耕还林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6.4 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性与保障农民利益可以取得双赢
7 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模式
    7.1 吴起县介绍
    7.2 吴起县退耕还林成就
    7.3 吴起模式
        7.3.1 因地制宜,实施生态型农业
        7.3.2 发展草畜产业,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7.3.3 依靠科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7.3.4 工业反哺农业
    7.4 评析吴起模式
        7.4.1 经济效益
        7.4.2 生态效益
        7.4.3 社会效益
    7.5 吴起模式的启示
8 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的实现机制及政策建议
    8.1 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的实现机制
        8.1.1 退耕还林持续发展的市场激励机制
        8.1.2 退耕农户收入提高的科教引导机制
        8.1.3 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产业化推动机制
        8.1.4 退耕农民利益实现的制度保障机制
        8.1.5 完善政府服务机制
    8.2 政策建议
        8.2.1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8.2.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8.2.3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9 结论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构建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机制的预期效益
    9.3 退耕还林(草)工程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的长效机制[J]. 何磊,李仙娥.  北方经贸. 2006(03)
[2]对中国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的反思——以退耕农利益保障为视角[J]. 左菁.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3]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若干问题的思考[J]. 吕永安,钟艳,孙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4]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J]. 支玲,李怒云,王娟,孔繁斌.  林业科学. 2004(02)
[5]坡耕地与林地价值比较研究──兼论退耕还林的效益[J]. 董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5)
[6]中国退耕还林的微观投资激励与政策的持续性[J]. 蒋海.  中国农村经济. 2003(08)
[7]中国退耕还林发展阶段研究[J]. 李世东.  世界林业研究. 2003(01)
[8]商品林业发展中的产权和税费问题[J]. 茅于轼,唐杰.  管理世界. 2002(07)
[9]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多渠道的林业投融资机制研究──以广东省林业为例[J]. 蒋海,屈家树,时旭辉,曹仁福.  管理世界. 2002(03)
[10]观念滞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以陕西为例[J]. 白永秀.  唐都学刊. 2002(02)



本文编号:3183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183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