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比较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1-06-29 08:39
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如何变革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土地从解放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制到家庭承包制的确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严重波折,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平均、分散化经营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又要求农民平等地享有一份“保命田”。因此,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面临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约束。 文章结合解放后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历史变革,以及当前农村改革试验区土地经营模式探索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得出实行土地家庭经营和对土地进行产权重组是未来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选择,也是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公平与效率的有效手段。 最后,文章在吸取现有家庭承包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建一种新的土地经营模式——股份家庭投包制,即在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基础上,明确土地产权,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然后通过以家庭为单位竞争性承包,实...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土地产权及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
第一节 土地产权及其构成
第二节 土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进行产权结构变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唯一选择
第四节 合理确定土地产权重构中的土地使用期限与补偿
第二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要求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双重目标
第二节 家庭经营--高激励的制度创新要求
第三节 农业家庭经营的理论定位
比较借鉴篇
第三章 人民公社的农业集体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成立及其特征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第三节 土地制度变革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结论--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必要选择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多元化土地使用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家庭承包制实行分户经营后出现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各实验区试验与方案设计
第三节 改革试验区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试验区改革比较分析总体结论
第五节 农村土地股份制产权改革是我国农村未来改革的方向
改革创新篇
第五章 农村土地股份投包制--中国农村未来土地经营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我国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与变革取向的选择
第二节 农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股份投包制实施的阶段性及其意义
第六章 股份投包制阶段性实施的分布设计
第一节 全国各地实施股份家庭投包制阶段分布设计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股份家庭投包制阶段分布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J]. 于金富.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3)
[2]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缺陷与完善[J]. 刘乐山.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3)
[3]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J]. 兰虹,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 2002(02)
[4]关于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张世平,叶赫. 经济界. 2001(05)
[5]21世纪农村改革的方向选择[J]. 刘善璧.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4)
[6]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土地30年使用权政策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曲福田,陈海秋,杨学成. 农业经济问题. 2001(04)
[7]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立法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 应瑞瑶,刘营军. 中国农村经济. 2000(01)
[8]进一步改革我国土地税制的基本设想[J]. 谭术魁. 中国农村经济. 2000(01)
[9]论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J]. 张敦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02)
[10]对农民家庭经营方式理论定位的思考[J]. 冯海发. 中国农村经济. 1999(04)
本文编号:3256124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土地产权及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
第一节 土地产权及其构成
第二节 土地产权制度与农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进行产权结构变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唯一选择
第四节 合理确定土地产权重构中的土地使用期限与补偿
第二章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要求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双重目标
第二节 家庭经营--高激励的制度创新要求
第三节 农业家庭经营的理论定位
比较借鉴篇
第三章 人民公社的农业集体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成立及其特征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第三节 土地制度变革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结论--家庭经营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必要选择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多元化土地使用制度比较分析
第一节 家庭承包制实行分户经营后出现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各实验区试验与方案设计
第三节 改革试验区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试验区改革比较分析总体结论
第五节 农村土地股份制产权改革是我国农村未来改革的方向
改革创新篇
第五章 农村土地股份投包制--中国农村未来土地经营模式的选择
第一节 我国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与变革取向的选择
第二节 农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股份投包制实施的阶段性及其意义
第六章 股份投包制阶段性实施的分布设计
第一节 全国各地实施股份家庭投包制阶段分布设计
第二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股份家庭投包制阶段分布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J]. 于金富.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3)
[2]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缺陷与完善[J]. 刘乐山. 当代经济研究. 2002(03)
[3]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J]. 兰虹,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 2002(02)
[4]关于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张世平,叶赫. 经济界. 2001(05)
[5]21世纪农村改革的方向选择[J]. 刘善璧.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4)
[6]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土地30年使用权政策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曲福田,陈海秋,杨学成. 农业经济问题. 2001(04)
[7]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立法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 应瑞瑶,刘营军. 中国农村经济. 2000(01)
[8]进一步改革我国土地税制的基本设想[J]. 谭术魁. 中国农村经济. 2000(01)
[9]论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J]. 张敦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02)
[10]对农民家庭经营方式理论定位的思考[J]. 冯海发. 中国农村经济. 1999(04)
本文编号:3256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5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