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9 13:00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在清晰界定林权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工业化进程视角,对建国后林权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林权制度安排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总结出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对林权制度变迁的未来政策取向提出建议。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研究结论:第一,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林权以及林权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形成的研究要点如下:林权是指以森林资源为客体所建立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一组权利束;林权制度是以林权为依托,在清晰界定林权权利束中各具体权利边界的基础上,将林权所包括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林权主体之间进行配置,并对各林权主体责、权、利的边界进行清晰界定,以制度形式对形成的林权配置结构予以认可和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的总称。第二,在对工业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河北省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林权制度变迁的动因、特征、林权配置结构及政策效果,总结林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形成的结论如下:以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依据,选取人均GD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霍夫曼指数、恩格尔系数和人口城市化率六项指标,运...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工业化进程对林权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94弘1952年林业财政投资额增加趋势

趋势图,河北省,趋势,毁林


年份日基本建设费用口林业事业费用日国家投资日省级财政投资图4一 101949一1950年林业财政投资用途结构变化FigUre4一10Theehangofusingstl”ctoreofforesty finaneialinvestment云 om1949tol950图4一 111949-1950年林业财政投资来源结构变化Figure4一 11Thechangofsourcestr’UCtureofforesty finandalinvestmentfrom1949tol9504.6.2毁林行为日益突出建国初期毁林行为日益突出,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通过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导致毁林的一个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这一阶段木材等林产品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砍伐林木向市场上供给木材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经济利益的刺激是导致毁林的又一个原因。由于人均粮食产量十分有限,存在着将林地转变为耕地的需求,同时由于农户获得了林权,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行使对林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尽管国家曾明文规定“林地不得改种其他农作物”,但出于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农民仍旧进行毁林开荒。鉴于林地转变为耕地的数据比较难于获得

木材产量,河北省


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3)木材产量波动式增长这一时期河北省经济发展波动性较强,使得木材产量也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特征,如图5一34所示。 1959年河北省对森林采伐提出“点多面广,积少成多”的方针,即在一地采伐面积不超过shmZ,同时为了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对林木砍伐从过去利用斧子改为用弯把子锯和油锯,集材运材由过去的肩扛、人抬、人工拖,逐步采用“木轨平车”、“木轴辘滑车”、“冰雪滑车”、“木滑道”和架空索道等,1959一1960年河北省国有林区共架设动力和无动力空中索道8.8枷,修人工冰道542km,l%3一1%6年又修建林区简易公路907km,修林道2029k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回顾与分析[J]. 郑风田,阮荣平,孔祥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1)
[2]上海: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历史性转变——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全[J]. 胡明刚.  绿色中国. 2008(05)
[3]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分析[J]. 喻胜云.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2)
[4]建国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及政策绩效评价——以大别山区的河南省新县为例[J]. 张新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5]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产权流转存在问题及建议[J]. 武来成,李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9)
[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实施与成效反思——以福建为例[J]. 朱冬亮,肖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论我国林业税费制度改革——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的调研为基础[J]. 王玉玲.  税务与经济. 2007(05)
[8]路径依赖作用下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向[J]. 黄丽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8)
[9]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决定因素研究[J]. 刘晓宇,张林秀.  农业技术经济. 2007(04)
[10]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对策及评析[J]. 任勇,李晓光.  经济问题. 2007(07)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 汪先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东北国有林区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制度体系研究[D]. 肖艳.东北林业大学 2007
[3]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刘文燕.东北林业大学 2007
[4]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研究[D]. 姚顺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5]产权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 刘卫东.东北林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问题的研究[D]. 周春华.中南林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256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56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