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微观基础 ——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1-07-02 12:26
  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就是农业提供剩余产品能力的提高,更是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很低,农业生产面临着来自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的巨大竞争压力。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要求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与实质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现代化,也是农业提供剩余产品能力的提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文化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生产资料的规模化使用和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等来实现。但在所有这些条件与途径中,生产资料的规模化使用,也就是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微观基础。适度的规模经营,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农业的投资,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本文选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微观基础这一研究主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在我国还有特别的实践意义。 本论文除导言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经济理论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得出...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的由来
    二、 论文的基本内容、框架和主要观点
    三、 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注释与参考
第一章 规模经营与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第一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一、 我国的农业生产及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进步
        二、 我国农业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三、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冲击与竞争压力
        四、 内外部双重压力下,我国农业面临着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二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与内容
        一、 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二、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
        三、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第三节 规模经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微观基础
        一、 不同经济理论与学者对农业生产进步途径的不同看法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生产力进步的论述
    注释与参考
第二章 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理论与经济效率分析
    第一节 规模经营的基础理论分析
        一、 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与起源
        二、 农业生产的要素报酬分析
        三、 农业的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分析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率分析
        一、 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产出率的关系
        二、 土地经营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三、 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第三节 土地规模经营对科技应用、要素替代和要素效率提高的作用--土地规模经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替代的前提与基础
        一、 农业现代化过程,就是农业生产要素不断现代化的过程
        二、 农地的规模经营,可以促进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注释与参考
第三章 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分析
    第一节 农业经营规模适度值的判定标准与决定因素分析
        一、 判定农业经营规模大小的多种指标
        二、 最优(适度)土地经营规模的多种判定标准
        三、 影响土地最优经营规模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适度值的选择与实现
        一、 兼顾效率与公平、微观与宏观的土地经营规模适度值的选择
        二、 我国农业土地适度规模化的逐步推行
    注释与参考
第四章 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途径--农村土地的流转与集中
    第一节 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动与集中的动因分析
        一、 不同农户间土地收益水平的差异
        二、 不同农户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差异
        三、 影响农村土地流动与集中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流动与集中的实践探索
        一、 我国现有体制下的小农生产及其土地流转的困难
        二、 现有体制下,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流转与集中的探索
        三、 实现土地流转与集中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制度政策环境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经营的基本单位和流转的模式
        一、 农民家庭仍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基本单位
        二、 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中
    注释与参考
第五章 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农村人口的控制、转移与素质提高
    第一节 加强对农业与农村人口增长的控制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在大量转移后总数仍持续增长
        二、 城乡有别的人口控制政策,带来了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
        三、 小农经济与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保体系的缺乏,也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
        四、 逐步实行严格统一的城乡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农村人口增长
    第二节 农村人口转移是实现我国土地流转和集中的基本前提
        一、 人口的不断转移与我国农业人口存量的减少和比重的降低
        二、 农业与农村人口转移,会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三、 影响农村人口转移与流动的动因分析
        四、 我国农业与农村人口的转移及其存在的问题
        五、 实现我国农村人口转移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工业化与城市化--实现农村人口转移的基本前提
        一、 农村人口的转移离不开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 农村人口的转移离不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 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与非农化、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第四节 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一、 农村人口教育与培训的重要作用
        二、 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体制的变革
    注释与参考
第六章 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辅助体系--农业市场化与组织化的建设
    第一节 我国农业相关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一、 土地和劳动力两大基本生产要素流动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二、 农产品市场和一般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三、 促进农业保险与农产品期货等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农业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组织化水平的提高
        一、 建立与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科技服务中介组织
        二、 推进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的发展
    注释与参考
第七章 实现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度保证--农村土地产权与承包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 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的概念界定
        二、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现状
        三、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产权安排存在的问题及对土地流转的阻碍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安排的变革
        一、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二、 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及土地权利的细化
        三、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等产权安排的变革和使用权、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注释与参考
第八章 逐步推进我国农业经营适度规模化的实现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经营适度规模化的目标与实现原则
        一、 我国农业经营适度规模化的目标
        二、 实现我国农业土地适度规模化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第二节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所需的外部环境与经济条件的改善
        一、 农业规模经营所需的外部制度与政策环境的改善
        二、 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
    第三节 规模经营的逐步推进与实现过程的漫长性
        一、 多形式、多层次地逐步推进我国农业土地的流转与规模化
        二、 我国农业土地流转、集中与规模化经营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注释与参考
中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兼评当前流行的“土地规模经营危害论”[J]. 梅建明.  中国农村经济. 2002(09)
[2]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是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关键性制约因素[J]. 杨艳.  计划与市场. 2002(09)
[3]入世: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 姚晓玲.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4]农地规模经营与产权制度建设[J]. 温文静,温伟霆.  中国土地. 2002(06)
[5]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 朱希刚.  农业经济问题. 2002(05)
[6]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不可轻易动摇[J]. 蒋中一.  中国税务. 2002(05)
[7]突破农业两大难题:粮改与土地流转[J]. 杨万江,方志伟.  河北学刊. 2002(02)
[8]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 张红宇.  中国农村观察. 2002(02)
[9]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J]. 王广斌,马健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12)
[10]我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趋势[J]. 石洪斌,俞云峰.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06)



本文编号:32604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604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