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动的过程、机制与政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06 10:37
建设用地通常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使用范围的土地,它利用的是土地的承载力。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需求不断的得到满足,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结构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表中,表现为建设用地比例的上升,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下降等等。在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是土地利用的必然趋势。对于建设用地的研究可以更好掌握其问题所在,以便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使之朝着合理、节约、集约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保护耕地与城市协调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江苏省历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时空变动,得出建设用地的扩张在有的年份里快于城市化的步伐,用地集约度低,区域差异明显。2.深入探讨了建设用地变动的影响机制,重点研究了经济和城镇人口两项驱动力以及制度等在建设用地扩张上所起到的驱动作用。研究中我们得到,经济和城镇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3.在对建设用地变动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建设用地政策的演变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动分析
2.1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2.2 农村居民点现状
2.3 存在的问题分析
3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机制
3.1 经济增长—建设用地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3.2 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变化的又一驱动力
3.3 人口、经济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分析
4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政策的演变与评价
4.1 第一阶段(1978-1989)——建设用地政策的探索阶段
4.2 第二阶段(1990-1996)——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阶段
4.3 第三阶段(1997-2002年)——实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政策阶段
4.4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阶段
5 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利用的相关建议
5.1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
5.2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监督机制
5.3 完善征地制度
5.4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决策机制
5.5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5.6 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文章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源环境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J]. 张威,郭善莉,穆克华,李川川. 水土保持研究. 2006(06)
[2]钩,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 张宇,欧名豪,张全景. 中国土地. 2006(03)
[3]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 何丹,刁承泰,许婧婧,孙秀峰,李养兵.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03)
[4]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机制与调控对策[J]. 刘红萍,杨钢桥. 经济地理. 2005(01)
[5]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缺陷及其改革[J]. 周飞,倪绍祥. 江海学刊. 2004(06)
[6]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J]. 侯玉亭.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7]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J]. 彭文甫,周介铭,李世强,王广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8]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 林坚,陈祁晖,晋璟瑶. 中国土地. 2004(11)
[9]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 刘力,邱道持,粟辉,曹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10]城镇用地扩张的影响分析[J]. 杨钢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4)
本文编号:3268080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动分析
2.1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2.2 农村居民点现状
2.3 存在的问题分析
3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机制
3.1 经济增长—建设用地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3.2 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变化的又一驱动力
3.3 人口、经济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分析
4 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政策的演变与评价
4.1 第一阶段(1978-1989)——建设用地政策的探索阶段
4.2 第二阶段(1990-1996)——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阶段
4.3 第三阶段(1997-2002年)——实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政策阶段
4.4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阶段
5 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利用的相关建议
5.1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
5.2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监督机制
5.3 完善征地制度
5.4 完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决策机制
5.5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5.6 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置换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体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文章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源环境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J]. 张威,郭善莉,穆克华,李川川. 水土保持研究. 2006(06)
[2]钩,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 张宇,欧名豪,张全景. 中国土地. 2006(03)
[3]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 何丹,刁承泰,许婧婧,孙秀峰,李养兵.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03)
[4]城市住宅用地空间扩张机制与调控对策[J]. 刘红萍,杨钢桥. 经济地理. 2005(01)
[5]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缺陷及其改革[J]. 周飞,倪绍祥. 江海学刊. 2004(06)
[6]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J]. 侯玉亭.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7]改革和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J]. 彭文甫,周介铭,李世强,王广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8]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 林坚,陈祁晖,晋璟瑶. 中国土地. 2004(11)
[9]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 刘力,邱道持,粟辉,曹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10]城镇用地扩张的影响分析[J]. 杨钢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4)
本文编号:3268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68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