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09:37
  本文写作的目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层次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农民集体内部秩序形成的基本规律,以民法的概念、规则和原则构造符合此一规律的,调适农民集体内部法律关系的规范体系,以农民集体内部法律秩序研究为切入点,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有关中国特有团体的内部法律秩序之研究提供范式借鉴。本文写作更高一层的目的在于:反思中国民法学界既有的团体法理念,启发民法研究者重视以中国自有的团体法逻辑,研究私法团体的性质、分类、法律地位以及团体成员的资格取得、权利享有等问题,形成研究私法团体问题的体系化路径。本文写作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更为适合中国国情的私法哲学理念,查考既有的私法规范建构路径,为私法规范的正当性衡准确立凭据,为中国私法发展前路的求索献微言、进薄力。本文讨论四个大的问题,即村社自发秩序对私法规范的需求问题;中国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性质问题;中国农民集体内部法律关系的主体问题以及中国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行使、限制与剥夺问题,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确立了全文的理论立场和逻辑起点,即规制团体秩序的私法规范,其正当性基础不在于将立法者对团体内部利益安排的承诺制度化,从而人为的建构团体内秩序,而在于它能为...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研究指导思想与具体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与村社秩序的生成
    第一节 村社秩序生成路径的反思
        一、传统中国村社秩序的生成路径
            (一) 传统中国村社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 传统中国村社秩序的自发生成
        二、近代中国村社秩序的生成路径
            (一) 近代中国村社存在意义的嬗变
            (二) 近代中国村社自发秩序的中断
        三、当代中国村社秩序的生成路径
            (一) 当代中国村社存在的本真意义
            (二) 当代中国村社秩序生成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村社秩序自发生成的正当性
        一、村社秩序建构生成路径之批判
            (一) 村社秩序建构生成路径批判的知识论维度
            (二) 村社秩序建构生成路径批判的效果论维度
        二、村社秩序自发生成之可能
    第三节 村社秩序自发生成对私法规范的需求
        一、传统私法哲学视角下的认识
            (一) 分析视角的选定
            (二) 私法异化为建构秩序的工具
        二、本文的认识
            (一) 私法规范对村社自发秩序的保障功能
            (二) 私法规范保障功能的制度枢纽
第二章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法律意蕴
    第一节 成员权概览
        一、成员权的概念及性质
            (一) 成员权的概念界定
            (二) 成员权的性质
        二、成员权的权能与实现
            (一) 成员权的权能
            (二) 成员权的实现
        三、成员权在未来民法典中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性质辨识
        一、有关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性质的几种认识
            (一) 虚置民事权利说
            (二) 公法权利说
            (三) 本文的认识
        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是一种特殊的成员权
            (一) 我国现有的成员权类型
            (二)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特征
            (三)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权能
第三章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关系的主体
    第一节 集体成员
        一、农民集体成员权的适格主体
            (一) 自然人与农户
            (二) 其他组织体
        二、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取得机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规范意义上的农民集体成员资格取得机制
            (三) 现实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三、农民集体成员资格的丧失
            (一) 农民集体消灭
            (二) 农民集体剥夺成员资格
            (三) 集体成员特定行为的实施或特定事件的经历
    第二节 农民集体
        一、农民集体:场域还是相对人
            (一) 农民集体的生成与演进
            (二) 农民集体应当成为集体成员的相对人
        二、农民集体的组织形态选择
            (一) 农民集体有权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组织形态
            (二) 现有的法人组织形态不宜作为农民集体组织形态
            (三) 乡(镇)农民集体不宜被塑造为新型民事主体形态
            (四) 村农民集体应当被确定为缺省的农民集体组织形态
        三、农民集体的重塑
            (一) 村农民集体的设立、法律地位及法律上的能力
            (二) 村农民集体的机关
第四章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行使、剥夺与救济
    第一节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行使
        一、农民集体成员参与管理权的行使
            (一) 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成员会议权的行使
            (二) 参与作出决议权的行使
            (三) 农民集体成员会议召集、主持权的行使
            (四)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
        二、农民集体成员知情权的行使
            (一) 知悉权的行使
            (二) 建议、质询权及监督权的行使
        三、农民集体成员获益权的行使
            (一) 收益分配请求权的行使
            (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请求权的行使
            (三) 宅基地分配请求权的行使
            (四) “四荒”地优先承包请求权的行使
        四、农民集体成员处分权的行使
            (一) 退出请求权的行使
            (二) 解散请求权与分立请求权的行使
    第二节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限制、剥夺与救济
        一、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限制与剥夺
            (一) 农民集体限制与剥夺其成员权利的正当性基础
            (二) 农民集体限制与剥夺其成员权利行为的性质
            (三) 农民集体限制与剥夺其成员权利的基本方式
        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的救济
            (一)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救济的类型
            (二) 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司法救济的主要方式——撤销之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功能分类视角的中国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证研究——来自陕西省三大区域494个自然村的经验[J]. 薛继亮,李录堂,罗创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2]股东知情权的限制与保障——以股东查阅权为例[J]. 彭真明,方妙.  法商研究. 2010(03)
[3]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谋定[J]. 杨琳.  瞭望. 2009(52)
[4]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省主体[J]. 蔡立东,侯德斌.  当代法学. 2009(06)
[5]论美国乡村自治法律制度——以《纽约乡村法》为例[J]. 黄辉.  当代法学. 2009(01)
[6]农村社区集体主体问题研究——以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为例剖析[J]. 丁关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7]南海“土改”14年波折[J]. 邢少文.  南风窗. 2008(22)
[8]农业的前途与农村的发展[J]. 贺雪峰.  读书. 2008(10)
[9]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回顾与展望[J]. 王利明.  法学论坛. 2008(05)
[10]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以征地款分配纠纷为视角[J]. 林苇.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硕士论文
[1]村庄成员权的实践逻辑[D]. 张永清.江西财经大学 2009
[2]农村集体土地成员权研究[D]. 张钦.兰州大学 2008
[3]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方法问题研究[D]. 侯德斌.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27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