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耕者有其田”政策
发布时间:2021-11-18 10:38
本文对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耕者有其田”政策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分析了两党推行这一政策的历史依据,阐述了这一政策推行的历史过程,并对两党的这一政策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这一政策的推行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也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耕者有其田”的具体措施。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历史原因。本部分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一是针对我国当时农民的基本状况,提出了农民少地、无地现象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是两党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原因;二是两党都能充分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能高度重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两党推行该政策的重要原因;三是分析了两党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国民党不过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共产党则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部分论述了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历史过程。该部分勾划出了两党推行这一政策的基本脉络,如国民党推行这一政策基本脉络是从“积极推行”到“中断倒退”,再到“重提”最后到“放弃”;共产党则是从“耕地农有”到“土地国有”,从“土地国有农用”到“土地农有”,再到“减租减息”,最后到“农民私有”。同时该部分又对两党...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录
引 言
一、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依据
(一) 国民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依据
1 、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民生问题
2 、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3 、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二) 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依据
1 、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少地、无地现象十分严重
2 、要使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关键在于解决土地问题
3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状况
(一) 国民党各时期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状况
1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二五减租”政策,但并未得到落实
2 、十年内战时期:制定了一系列背叛“耕者有其田”精神的土地法规,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3 、抗日战争时期:在某些地区实行了“二五减租”和扶植自耕农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
4 、抗战胜利后:在土地政策上作出了某些姿态,但并未真正推行
(二) 共产党各时期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状况
1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耕地农有”政策
2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土地农有”政策
3 、抗日战争时期:调整“耕者有其田”政策为减租减息政策
4 、解放战争时期: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
三、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比较
(一) 国共两党“耕者有其田”的理论基础不同
1 、国民党理论基础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
2 、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
(二)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方法不同
1 、国民党主张通过和平手段
2 、共产党主张采取暴力手段
(三) 国共两党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程度不同
1 、国民党未能实现“耕者有其田”
2 、共产党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四、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 土地问题是考验一切统治阶级和政党的“试金石”
1 、土地问题关系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
2 、土地问题决定着国共两党的命运
(二) 土地问题是影响国共关系的决定因素
1 、当两党土地政策基本一致时,表现为合作
2 、当两党土地政策不一致时,表现为分裂
(三) “耕者有其田”在现今中国的新发展
1 、“耕者有其田”应向“能者有其田”转变
2 、“耕者有其田”应向“耕者有其利”转变
3 、应充分注意在退耕还林(草)中解决“耕者无其田”问题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成立八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J]. 黄贵芳. 发展论坛. 2001(11)
[2]大革命时期国共土地政策及其比较[J]. 刘宗让,郝琦.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3]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民政策比较研究[J]. 夏晓丽.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0(02)
[4]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评述[J]. 龚大明.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5]从我国历史上看耕者有其田的发展过程[J]. 杨家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6]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土地和农民政策[J]. 董国强. 江苏社会科学. 1996(04)
[7]略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J]. 曾庆明.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8]新三民主义耕者有其田革命性辨析[J]. 周志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5(01)
本文编号:3502749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录
引 言
一、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依据
(一) 国民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依据
1 、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是民生问题
2 、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3 、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二) 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依据
1 、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少地、无地现象十分严重
2 、要使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关键在于解决土地问题
3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状况
(一) 国民党各时期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状况
1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二五减租”政策,但并未得到落实
2 、十年内战时期:制定了一系列背叛“耕者有其田”精神的土地法规,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3 、抗日战争时期:在某些地区实行了“二五减租”和扶植自耕农政策,并取得一定成效
4 、抗战胜利后:在土地政策上作出了某些姿态,但并未真正推行
(二) 共产党各时期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状况
1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耕地农有”政策
2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土地农有”政策
3 、抗日战争时期:调整“耕者有其田”政策为减租减息政策
4 、解放战争时期: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
三、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比较
(一) 国共两党“耕者有其田”的理论基础不同
1 、国民党理论基础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
2 、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理论
(二)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方法不同
1 、国民党主张通过和平手段
2 、共产党主张采取暴力手段
(三) 国共两党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程度不同
1 、国民党未能实现“耕者有其田”
2 、共产党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四、 国共两党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 土地问题是考验一切统治阶级和政党的“试金石”
1 、土地问题关系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
2 、土地问题决定着国共两党的命运
(二) 土地问题是影响国共关系的决定因素
1 、当两党土地政策基本一致时,表现为合作
2 、当两党土地政策不一致时,表现为分裂
(三) “耕者有其田”在现今中国的新发展
1 、“耕者有其田”应向“能者有其田”转变
2 、“耕者有其田”应向“耕者有其利”转变
3 、应充分注意在退耕还林(草)中解决“耕者无其田”问题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党成立八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J]. 黄贵芳. 发展论坛. 2001(11)
[2]大革命时期国共土地政策及其比较[J]. 刘宗让,郝琦.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3]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农民政策比较研究[J]. 夏晓丽.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0(02)
[4]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评述[J]. 龚大明.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4)
[5]从我国历史上看耕者有其田的发展过程[J]. 杨家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6]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土地和农民政策[J]. 董国强. 江苏社会科学. 1996(04)
[7]略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J]. 曾庆明. 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8]新三民主义耕者有其田革命性辨析[J]. 周志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5(01)
本文编号:3502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0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