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变迁、兼业化与农民增收—中日比较
发布时间:2021-11-18 05:27
2011年1月份中国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仅仅为日本人均收入水平的十分之一,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逐年扩大,这与日本有明显的不同。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通过建立农村居民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这项举措使得土地成为农民一项核心资产,农民可以从买卖土地和出租土地中获得丰厚收入;此外,日本农村居民兼业化经营也使得日本农民充分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日本城乡居民收入逐年缩小。虽然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相比增长速度较慢,如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始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本文分别深入分析了日本和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与兼业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最后指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兼业化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体部分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解释了日本和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兼业化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通过对日本经济复苏时期土地价格上涨的数据、农村居民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数据分析,得出日本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确立农地私有产权的基础上,农村居民兼业经...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0.2.1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研究综述
0.2.2 兼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研究综述
0.2.3 农地制度变迁与兼业化经营关系研究综述
0.2.4 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其他因素综述
0.3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 农地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回顾
1.1 经典农地制度理论
1.1.1 国外农地制度相关的经典理论
1.1.2 农地制度影响经济绩效的途径
1.2 科斯产权理论
1.2.1 科斯产权理论形成的两个阶段
1.2.2 科斯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1.3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1.3.1 制度变迁理论产生背景和基本概念
1.3.2 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机制
1.3.3 制度变迁路径与国家的作用
1.3.4 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 日本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兼业化经营
2.1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形成与演进
2.1.1 战后日本农地制度变迁的背景
2.1.2 战后日本农地制度变迁不同阶段和主要措施
2.2 日本农民兼业化经营
2.2.1 日本农民兼业化经营的模式
2.2.2 兼业化经营产生的主要原因
2.3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影响
2.3.1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3.2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2.4 兼业化经营的影响
2.4.1 兼业化经营对日本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2.4.2 兼业化与城市过密化和农村过疏化之间的关系
3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兼业经营
3.1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形成与演进
3.1.1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背景和阶段
3.1.2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3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2 兼业化经营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关系
3.2.1 中国农民兼业化经营产生的背景
3.2.2 中国农民兼业化经营的特点
3.2.3 兼业化经营对中国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
4 农地制度变迁和兼业化经营的中日比较
4.1 农地制度改革的中日比较
4.1.1 基于产权角度的中日农地制度比较
4.1.2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地流转规模影响的中日比较
4.1.3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增收效应的中日比较
4.2 中日两国农民兼业化经营比较
4.2.1 兼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效应比较
4.2.2 兼业化与农地流转规模的中日比较
5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和兼业化经营对中国的启示
5.1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5.2 日本农村居民兼业化经营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农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J]. 徐哲根. 现代日本经济. 2011(03)
[2]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研究——以立法调整和利益分配为中心[J]. 贺平. 日本学刊. 2010(03)
[3]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黎霆,赵阳,辛贤.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0)
[4]欠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分析——来自贵州省4个县的调查[J]. 洪名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8)
[5]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J]. 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7)
[6]美国、日本农地流转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玉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11)
[7]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 钱忠好.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0)
[8]日本农地流转的就业缓冲和增收致富功能分析[J]. 杨国新. 南开经济研究. 2008(04)
[9]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 经济研究. 2008(02)
[10]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 陈剑波. 经济研究. 2006(07)
硕士论文
[1]农民兼业化及其对家庭经营制度的影响[D]. 王桂青.浙江师范大学 2007
[2]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D]. 杨光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3]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 谢四格.郑州大学 2005
[4]新中国农地制度及其变迁研究[D]. 肖德均.西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2300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0.2.1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研究综述
0.2.2 兼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关系的研究综述
0.2.3 农地制度变迁与兼业化经营关系研究综述
0.2.4 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其他因素综述
0.3 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 农地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回顾
1.1 经典农地制度理论
1.1.1 国外农地制度相关的经典理论
1.1.2 农地制度影响经济绩效的途径
1.2 科斯产权理论
1.2.1 科斯产权理论形成的两个阶段
1.2.2 科斯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1.3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1.3.1 制度变迁理论产生背景和基本概念
1.3.2 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机制
1.3.3 制度变迁路径与国家的作用
1.3.4 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 日本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兼业化经营
2.1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形成与演进
2.1.1 战后日本农地制度变迁的背景
2.1.2 战后日本农地制度变迁不同阶段和主要措施
2.2 日本农民兼业化经营
2.2.1 日本农民兼业化经营的模式
2.2.2 兼业化经营产生的主要原因
2.3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影响
2.3.1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3.2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2.4 兼业化经营的影响
2.4.1 兼业化经营对日本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2.4.2 兼业化与城市过密化和农村过疏化之间的关系
3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兼业经营
3.1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形成与演进
3.1.1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背景和阶段
3.1.2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3 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2 兼业化经营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关系
3.2.1 中国农民兼业化经营产生的背景
3.2.2 中国农民兼业化经营的特点
3.2.3 兼业化经营对中国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
4 农地制度变迁和兼业化经营的中日比较
4.1 农地制度改革的中日比较
4.1.1 基于产权角度的中日农地制度比较
4.1.2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地流转规模影响的中日比较
4.1.3 农地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增收效应的中日比较
4.2 中日两国农民兼业化经营比较
4.2.1 兼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效应比较
4.2.2 兼业化与农地流转规模的中日比较
5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和兼业化经营对中国的启示
5.1 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5.2 日本农村居民兼业化经营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农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J]. 徐哲根. 现代日本经济. 2011(03)
[2]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研究——以立法调整和利益分配为中心[J]. 贺平. 日本学刊. 2010(03)
[3]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黎霆,赵阳,辛贤.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0)
[4]欠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分析——来自贵州省4个县的调查[J]. 洪名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8)
[5]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J]. 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 中国农村经济. 2009(07)
[6]美国、日本农地流转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刘玉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11)
[7]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 钱忠好. 中国农村经济. 2008(10)
[8]日本农地流转的就业缓冲和增收致富功能分析[J]. 杨国新. 南开经济研究. 2008(04)
[9]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 经济研究. 2008(02)
[10]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 陈剑波. 经济研究. 2006(07)
硕士论文
[1]农民兼业化及其对家庭经营制度的影响[D]. 王桂青.浙江师范大学 2007
[2]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D]. 杨光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3]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 谢四格.郑州大学 2005
[4]新中国农地制度及其变迁研究[D]. 肖德均.西南财经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2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02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