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14:57
在阐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系统回顾,考察了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内容、结构特点以及各阶段不同的农地产权制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绩效,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过程提出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在分析了现行家庭承包制的产权缺陷以及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经济效果之后,论证了对其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提出了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一方面,从产权概念的基本含义出发,阐述了产权的内容、基本属性并着重论述了与此相联系的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也就是产权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作用,产权的功能是内在具有而并非人为设计。只要有产权或者实施了产权,产权就会具备相应的功能或者说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相应的作用,有一种产权安排,就有一种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不同的产权安排,将会产生不同的激励、约束效果、资源配置状况和收益分配方式;而现实中产权功能发挥状态的优劣,取决于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产权功能的上述特点使人们可以依据产权的功能和变动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调整产权结构,改变产权的格局...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0 引 言
0. 1 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
0. 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 基本理论范畴
1. 1 产权理论与农地产权制度
1. 1. 1 产权与产权制度
1. 1. 2 农地产权与农地产权制度
1. 2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
2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2. 1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
2. 1. 1 旧中国封建农地产权制度
2. 1. 2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2. 1. 3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2. 1. 4 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制度分析
2. 1. 5 家庭承包制的产生与发展
2. 2 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 农地产权制度比较分析与创新研究
3. 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础--农地所有制的选择
3. 1. 1 对农地国有化的主张的评述
3. 1. 2 对农地私有化的主张的评述
3. 1. 3 农地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地所有制的现实选择
3. 2 现代农地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3. 3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原则
3. 3. 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3. 3. 2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
3. 4 农地股份合作制创新
3. 4. 1 界定集体所有权内容
3. 4. 2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安排
3. 4. 3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创新表现及意义
4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配套改革与措施
4. 1 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转变
4. 2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4. 3 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4. 4 完善土地法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及其保护[J]. 史建民. 农业经济问题. 2000(08)
[2]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制度分析和思考[J]. 肖军,高继宏. 农业经济问题. 2000(07)
[3]论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因素[J]. 高保周,李军. 中国软科学. 2000(07)
[4]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前提和根据[J]. 牛若峰. 调研世界. 2000(07)
[5]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再思考[J]. 许合进. 中国农村经济. 1999(07)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探讨[J]. 丁关良. 中国农村经济. 1999(07)
[7]制度创新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 刘辉煌. 农业经济问题. 1999(07)
[8]我国农地制度的系统变革[J]. 雷原. 改革. 1999(03)
[9]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讨[J]. 李兴国,谭利华.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03)
[10]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起源[J]. 傅晨. 中国农村观察. 1999(02)
本文编号:3507568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0 引 言
0. 1 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
0. 2 研究的基本方法
1 基本理论范畴
1. 1 产权理论与农地产权制度
1. 1. 1 产权与产权制度
1. 1. 2 农地产权与农地产权制度
1. 2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
2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2. 1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回顾
2. 1. 1 旧中国封建农地产权制度
2. 1. 2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2. 1. 3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农地产权制度
2. 1. 4 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制度分析
2. 1. 5 家庭承包制的产生与发展
2. 2 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 农地产权制度比较分析与创新研究
3. 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基础--农地所有制的选择
3. 1. 1 对农地国有化的主张的评述
3. 1. 2 对农地私有化的主张的评述
3. 1. 3 农地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地所有制的现实选择
3. 2 现代农地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建设
3. 3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原则
3. 3. 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3. 3. 2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
3. 4 农地股份合作制创新
3. 4. 1 界定集体所有权内容
3. 4. 2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安排
3. 4. 3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创新表现及意义
4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配套改革与措施
4. 1 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转变
4. 2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4. 3 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4. 4 完善土地法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关系及其保护[J]. 史建民. 农业经济问题. 2000(08)
[2]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制度分析和思考[J]. 肖军,高继宏. 农业经济问题. 2000(07)
[3]论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因素[J]. 高保周,李军. 中国软科学. 2000(07)
[4]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前提和根据[J]. 牛若峰. 调研世界. 2000(07)
[5]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再思考[J]. 许合进. 中国农村经济. 1999(07)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探讨[J]. 丁关良. 中国农村经济. 1999(07)
[7]制度创新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 刘辉煌. 农业经济问题. 1999(07)
[8]我国农地制度的系统变革[J]. 雷原. 改革. 1999(03)
[9]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讨[J]. 李兴国,谭利华.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03)
[10]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起源[J]. 傅晨. 中国农村观察. 1999(02)
本文编号:350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0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