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湖南津市农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22:15
  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曾经激发了我国几亿农民对土地的热情,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速,这种“均田”承包的土地经营方式阻碍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因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土地制度的变迁出发,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认为农村土地流转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然后阐述了土地流转机制的内涵,主要从市场机制、宏观决策机制以及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和构建了土地流转机制。接着,对津市农村土地流转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津市在土地流转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滞后;科学、完善的农地流转宏观决策机制不存在;农地流转管理机制不完备等。国内外土地流转制度的相关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和地租地价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从国际经验来看,完善的土地法律制度、明晰的土地市场机制和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本文最后结合土地流转机制与津市土地流转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完善津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方案,建立合理...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南津市农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


95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

曲线,年产量,曲线,生产积极性


一、经营方式单调的弊端,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使农民的利益与土地产出直接挂钩,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功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从图2.2(注:此图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基于EMD

承包经营,情况,农户


津市农地流转现状的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1.受访地区农地承包基本情况分析(l)选地说明津市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澄水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享有珠”之美誉。现辖5镇2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及一个嘉山工业园区管委积558平方公里,现有农村行政村100个(含农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2万人。总农户数3.86万户,耕地总面积24.3万亩,约1.7亩。截止目前,全市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8756个,占全市总农%;流转总面积12230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03%。(2)问卷发放与回收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份,问卷有效率为90.9%。(3)受访地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 蒋满元.  农村经济. 2007(03)
[2]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研究[J]. 覃美英,程启智.  理论导刊. 2007(03)
[3]以人为本 构建农村和谐土地流转关系[J]. 朱光.  学术论坛. 2007(02)
[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条件及路径选择[J]. 陈永志,黄丽萍.  经济学家. 2007(01)
[5]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流转[J]. 孙少岩.  税务与经济. 2007(01)
[6]农民对土地承包与流转的看法和意愿调查报告[J]. 赵阳,王宾,王明昊.  调研世界. 2006(12)
[7]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之法律研究[J]. 曾新明,侯泽福.  农村经济. 2006(10)
[8]土地规模经营制约因素分析[J]. 许月明.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9)
[9]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分析[J]. 高汉.  中州学刊. 2006(05)
[10]新农村建设与农地使用制度改革[J]. 梁亚荣,刘安然.  中国农史. 2006(03)

硕士论文
[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 孙长青.山东大学 2008
[2]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D]. 戴杜平.苏州大学 2007
[3]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欧阳寅刿.厦门大学 2007
[4]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分析与完善[D]. 周家超.四川师范大学 2006
[5]农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D]. 李秀芸.南京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25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25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