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制度变迁中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研究 ——对湄潭、金沙两县的实地调查
发布时间:2021-11-29 00:26
土地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土地产出的分配,这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研究土地制度的内在变迁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研究农地制度的变迁,探讨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贵州是中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对于农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该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起步早、力度大、效果明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中的有些重要内容,均发源于该省的试验。贵州的湄潭、金沙两县分别是国家和贵州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且两县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关成果已经被国家政策和有关法规所采纳。湄潭和金沙的制度试验途径是,以“新增人口不重分土地”原则为核心,重新界定集体地产的权利,真正建立农民对耕地使用的长期预期基础,同时采取配套措施寻找新制度的经济支持。本文通过对湄潭、金沙两地的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农地制度变迁中的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实验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土地制度改革除了必须有外在制度以外,还必须同历史对话,同传统对话,同农民对话,必须以多数当事人在事实上能够接受为前提。也就是说,内在...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构安排
2.4 创新与不足
2.5 基本概念
3. 湄潭、金沙农地制度的变迁
3.1 两地传统的农地内在制度
3.2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3 土地制度试验区的建立及制度建设
3.4 土地制度试验区的外在制度对内在制度的影响──1989和1992年的调查
4. 2006 年对湄潭、金沙两县的入户调查──调查地概况和样本特征
4.1 调查地基本情况
4.2 样本特征
5. 两县农地内在制度
5.1 两县农民对农地外在制度的认知与意
5.1.1 农户对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延长30年的政策的了解情况
5.1.2 农户对贵州省耕地承包期延长50年政策的了解情况
5.1.3 农民了解政府土地延包政策的渠道
5.1.4 农户对农地所有权的认知
5.1.5 农户认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最佳归属
5.1.6 农户对农地承包权的认知
5.2 两县农户对土地的依赖
5.3 两县农户的平均主义观念
5.4 两县农户的家庭和家族观念
5.5 农地流转中的内在制度
5.6 土地纠纷解决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俗元制度与农地习俗及实施机制探析[J]. 洪名勇. 宁夏社会科学. 2006(02)
[2]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J]. 宋志平. 经济与管理. 2005(04)
[3]从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看家庭联产承包制[J]. 王宪明,郝赪,王建红. 经济论坛. 2004(21)
[4]论伦理习俗对交易成本的影响[J]. 刘霞,卢德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2)
[5]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J]. 郭星华,王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2)
[6]对话危机"三农"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事[J]. 党国英. 学习月刊. 2004(01)
[7]文化、伦理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J]. 罗能生. 零陵学院学报. 2003(04)
[8]农村非正式制度研究[J]. 凌金铸,张文兵. 皖西学院学报. 2002(02)
[9]集体农业解体和土地所有权重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比较[J]. 谭秋成. 中国农村观察. 2001(03)
[10]农民眼中的土地延包“30年不变”——基于信访材料的分析[J]. 朱冬亮. 中国农村经济. 2001(02)
本文编号:3525460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选题依据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构安排
2.4 创新与不足
2.5 基本概念
3. 湄潭、金沙农地制度的变迁
3.1 两地传统的农地内在制度
3.2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3 土地制度试验区的建立及制度建设
3.4 土地制度试验区的外在制度对内在制度的影响──1989和1992年的调查
4. 2006 年对湄潭、金沙两县的入户调查──调查地概况和样本特征
4.1 调查地基本情况
4.2 样本特征
5. 两县农地内在制度
5.1 两县农民对农地外在制度的认知与意
5.1.1 农户对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延长30年的政策的了解情况
5.1.2 农户对贵州省耕地承包期延长50年政策的了解情况
5.1.3 农民了解政府土地延包政策的渠道
5.1.4 农户对农地所有权的认知
5.1.5 农户认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最佳归属
5.1.6 农户对农地承包权的认知
5.2 两县农户对土地的依赖
5.3 两县农户的平均主义观念
5.4 两县农户的家庭和家族观念
5.5 农地流转中的内在制度
5.6 土地纠纷解决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俗元制度与农地习俗及实施机制探析[J]. 洪名勇. 宁夏社会科学. 2006(02)
[2]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J]. 宋志平. 经济与管理. 2005(04)
[3]从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看家庭联产承包制[J]. 王宪明,郝赪,王建红. 经济论坛. 2004(21)
[4]论伦理习俗对交易成本的影响[J]. 刘霞,卢德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2)
[5]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J]. 郭星华,王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2)
[6]对话危机"三农"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事[J]. 党国英. 学习月刊. 2004(01)
[7]文化、伦理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J]. 罗能生. 零陵学院学报. 2003(04)
[8]农村非正式制度研究[J]. 凌金铸,张文兵. 皖西学院学报. 2002(02)
[9]集体农业解体和土地所有权重建:中国与中东欧的比较[J]. 谭秋成. 中国农村观察. 2001(03)
[10]农民眼中的土地延包“30年不变”——基于信访材料的分析[J]. 朱冬亮. 中国农村经济. 2001(02)
本文编号:3525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2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