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革趋向

发布时间:2022-01-14 15:00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是一个权利觉醒和利益纷争的时期,利益的重分需要规则的重构,而规则的重构必须谨慎地配置权利。权利的合理配置,乃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最基本的规则保障。 土地,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它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场洪流当中去。如何分配被市场经济所激发出来的巨大的土地增值,尤其是如何维护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所应享有的土地权益,成为一个时代的艰难命题。这一命题在承载公平与正义理念的物权立法中应受到格外的重视。这一命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重新设计。 本文在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脉络,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绩效与局限后,在综合考察我国法学界所存在的几种农村土地权利制度重构方案的基础上,大胆地认为,在我国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期满后,我国农村土地应该实行农民私有制度。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在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进行一次更高层次的否定之否定,在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法律成果,尊重人类普遍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历次变革及其评价
    一、第一阶段(1949年——1952年):土地农民所有,个体经营
    二、第二阶段(1953年——1956年):土地农民所有,统一经营
    三、第三阶段(1957年——1979年):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
    四、第四阶段: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第二章 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绩效和弊端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二、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绩效
    三、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弊端
第三章 现行农村土地权利制度改造的若干方案及其评价
    一、改造既有的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权制度——建立农地使用权制度的方案
    二、农村土地国有化方案
    三、农村土地私有化方案
第四章 农村土地权利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向
    一、农村土地农民所有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对土地农民所有制障碍问题的破解
        (一) 土地农民所有与我国意识形态
        (二) 土地农民所有与土地兼并
        (三) 农民失业与入城问题
    三、农村土地如何分配予农民所
        (一) 分配的对象
        (二) 分配的方式
        (三) 部分公有制仍需保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 景普秋,陈甬军.  东南学术. 2004(04)
[2]现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内涵与立法建议[J]. 金生,友六.  上海农村经济. 2004(04)
[3]“农户”内部法律关系解析[J]. 白呈明.  法学论坛. 2003(05)
[4]对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 张广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06)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思考——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主要分析依据[J]. 丁关良.  中国农村经济. 2003(10)
[6]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 晓静.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04)
[7]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思路的反思[J]. 郭丽媛.  兰州学刊. 2003(01)
[8]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的评析与思考[J]. 石霞,张燕喜.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3(01)
[9]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及其相对性问题论纲[J]. 刘保玉,秦伟.  法学论坛. 2002(05)
[10]公有制财产的物权法构造[J]. 钱明星,李富成.  法商研究. 2002(05)



本文编号:3588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88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