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实践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01-16 19:1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解放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旨在满足广大农民土地要求的土地改革运动。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由于受到国内外历史环境的影响,广大劳动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对土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一方面希望通过土地改革打破农民身上的封建或半封建枷锁,实行中国共产党所的“耕者有其田”主张,进一步赢得解放区广大农民对革命的赞成与支持;另一方面,针对抗战胜利后的形势迅速变化,试图在解放区通过土地改革的开展,逐步积累支援进行革命战争的物质财富,以赢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主力军,他们决定着中国革命的成败。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的进行,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摆脱了封建枷锁。这不仅迅速地调整了解放区农村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且也为当代中国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实践的当代价值。第一部分...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状况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点
1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1.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改的必要性
1.1.1 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客观要求
1.1.2 解决国内积极矛盾的客观要求
1.1.3 广大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
1.1.4 农村封建势力成为革命发展的障碍
1.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改的可能性
1.2.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人民政权的建立
1.2.2 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获得了解放
1.2.3 解放区农民生产农业和抗战热情高涨
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的特点与作用
2.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征
2.1.1 极度重视土地问题,把土地问题放在第一位
2.1.2 采取了以剥夺为主,赎买为辅的方法取得土地
2.1.3 颁布了大众化的、透彻和完备的平分土地政策
2.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作用
2.2.1 促进中国农民群众摆脱了封建剥削的束缚
2.2.2 促进了民主政权的巩固
2.2.3 广大农民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2.2.4 推动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3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经验启示
3.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在分配中搞平均主义,侵害了中农的利益
3.1.2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地改革中出现了乱打乱杀现象
3.1.3 在土改中一度实行了极左的干部打击政策
3.1.4 解决土地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3.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启示
3.2.1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农村土地改革的首位
3.2.2 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借鉴
3.2.3 为我国当前农村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9年以来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张学强. 广西社会科学. 2003(10)
[2]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J]. 王孝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3(03)
[3]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 李雪强,段恩雄. 江西省团校学报. 2002(04)
[4]解放战争时期土改左倾错误原因论析[J]. 龚喜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5]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J]. 郑志廷,焦亚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6]刘少奇与土地改革[J]. 赵群虎. 沧桑. 2002(02)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胜利的影响[J]. 白文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8]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社会大变革[J]. 何健.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1(04)
[9]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J]. 姜爱林. 党史天地. 2001(03)
[10]彻底铲除封建制度根基的伟大革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土地改革运动[J]. 马玉山. 党史文汇. 2000(12)
硕士论文
[1]试论中共的富农政策(1945~1952)[D]. 赵金甫.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解放战争前后(1946—1951)山东沂水土地改革和社会变迁研究[D]. 王仕忠.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93268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状况
0.3 本文研究方法
0.4 本文创新之点
1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
1.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改的必要性
1.1.1 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客观要求
1.1.2 解决国内积极矛盾的客观要求
1.1.3 广大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
1.1.4 农村封建势力成为革命发展的障碍
1.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改的可能性
1.2.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人民政权的建立
1.2.2 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获得了解放
1.2.3 解放区农民生产农业和抗战热情高涨
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的特点与作用
2.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征
2.1.1 极度重视土地问题,把土地问题放在第一位
2.1.2 采取了以剥夺为主,赎买为辅的方法取得土地
2.1.3 颁布了大众化的、透彻和完备的平分土地政策
2.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的作用
2.2.1 促进中国农民群众摆脱了封建剥削的束缚
2.2.2 促进了民主政权的巩固
2.2.3 广大农民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2.2.4 推动了解放区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3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经验启示
3.1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在分配中搞平均主义,侵害了中农的利益
3.1.2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地改革中出现了乱打乱杀现象
3.1.3 在土改中一度实行了极左的干部打击政策
3.1.4 解决土地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3.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内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启示
3.2.1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农村土地改革的首位
3.2.2 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借鉴
3.2.3 为我国当前农村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9年以来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张学强. 广西社会科学. 2003(10)
[2]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J]. 王孝平.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3(03)
[3]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J]. 李雪强,段恩雄. 江西省团校学报. 2002(04)
[4]解放战争时期土改左倾错误原因论析[J]. 龚喜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5]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J]. 郑志廷,焦亚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6]刘少奇与土地改革[J]. 赵群虎. 沧桑. 2002(02)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胜利的影响[J]. 白文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8]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社会大变革[J]. 何健.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1(04)
[9]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J]. 姜爱林. 党史天地. 2001(03)
[10]彻底铲除封建制度根基的伟大革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土地改革运动[J]. 马玉山. 党史文汇. 2000(12)
硕士论文
[1]试论中共的富农政策(1945~1952)[D]. 赵金甫.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解放战争前后(1946—1951)山东沂水土地改革和社会变迁研究[D]. 王仕忠.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93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59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