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17:40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如何有效转移剩余劳动力、配置劳动力资源、充分就业,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传统城镇化发展主要是以发展城市空间为主,人口城镇化为目标,剥夺农村劳动力和资源,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换取城市的发展,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城乡矛盾加深。十八大会议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城镇化建设需要产业支撑,城镇化建设要求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明确要求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四者同步发展。鉴于这样的经济转型大环境下,引入本文研究主题: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关系。文章回顾了李嘉图两个假定、推—拉理论、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等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以及回顾了国外经典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结合中国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以及城镇化研究实践,构建全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首先了解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从工业化进程,农民增收等角度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重点从土地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来分析劳动力受阻的制度障碍。从农业产业化、劳动力市场...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二、国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二、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提升农民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入的重要途径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三节 阻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分析
一、土地制度
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二、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
三、转移组织化程度低
四、乡镇企业发展不足
五、城镇就业压力大
六、劳动者素质较低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与就业关系研究
第一节 城镇化定义及内涵研究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和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特征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就业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小城镇就业
第五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研究
第一节 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二、城镇布局体系逐步优化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城镇综合承载力逐年增强且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第二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测算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成及内涵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算
第三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关系研究
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分析
三、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
第六章 加快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第一节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建议
一、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第二节 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工素质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二、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
第三节 创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
一、分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
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第四节 实施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
一、加大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力度和农村教育投资
二、继续壮大和发展第二产业
三、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部落后地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原因分析[J]. 恒璐萍.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2]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刘烨,曾小明,李霁虹,高佳薇. 经济视角(下). 2013(07)
[3]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4]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J]. 丁静.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2)
[5]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 杨雅维. 金融经济. 2011(16)
[6]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彭红碧,杨峰. 理论探索. 2010(04)
[7]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甘卫星. 现代农业. 2010(01)
[8]“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进展与评述[J]. 王国爱,李同升. 规划师. 2009(04)
[9]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 张志新. 特区经济. 2009(02)
[10]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1)
本文编号:3600688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第一节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二、国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二、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提升农民素质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入的重要途径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三节 阻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分析
一、土地制度
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二、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
三、转移组织化程度低
四、乡镇企业发展不足
五、城镇就业压力大
六、劳动者素质较低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与就业关系研究
第一节 城镇化定义及内涵研究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涵义和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特征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就业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小城镇就业
第五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研究
第一节 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二、城镇布局体系逐步优化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城镇综合承载力逐年增强且城镇发展质量不高
第二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测算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成及内涵
三、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算
第三节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性研究
一、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关系研究
二、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乡镇企业发展分析
三、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
第六章 加快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第一节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建议
一、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第二节 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工素质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二、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
第三节 创造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
一、分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
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第四节 实施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
一、加大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力度和农村教育投资
二、继续壮大和发展第二产业
三、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部落后地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原因分析[J]. 恒璐萍.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2]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刘烨,曾小明,李霁虹,高佳薇. 经济视角(下). 2013(07)
[3]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4]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J]. 丁静.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2)
[5]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 杨雅维. 金融经济. 2011(16)
[6]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彭红碧,杨峰. 理论探索. 2010(04)
[7]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甘卫星. 现代农业. 2010(01)
[8]“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进展与评述[J]. 王国爱,李同升. 规划师. 2009(04)
[9]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 张志新. 特区经济. 2009(02)
[10]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01)
本文编号:3600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00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