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市民化的成本及分担机制 ——以湖北省为研究样本
发布时间:2022-01-21 21:48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农民市民化时间持续之久,规模扩张之大,使得农民市民化面临一系列户籍、住房、公共服务、社会保险以及其他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而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成本和非经济成本就是本文所指的农民市民化成本。因此,本文从成本视角,根据湖北省2001年到2015年的数据(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进行农民市民化成本测算,并据此提出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思路,以期更加持续、合理地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从而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已有研究及实际情况,本文测算指标体系分两层,一级指标分别是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各一级指标下再设二级指标,即私人成本包含个人生活成本、个人机会成本、个人住房成本等二级指标,社会成本包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及教育成本等二级指标。因数据时间跨度较大,考虑到通货膨胀等问题,文章引入GDP平减指数,将名义GDP转化成实际GDP,尽量消除通货膨胀率带来的货币购买力不相等问题,保证测算结果的相对科学性。进而根据测算数据的...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农民市民化成本
(二)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框架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农民市民化的成本
(二)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二、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类
三、理论引入
(一) “推—拉”理论
(二) 制度供给理论
(三) “舒尔茨成本—收益”理论
(四) 成本分担理论
第二章 湖北省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
一、测算指标及方式的说明
(一) 测算指标的构成
(二) 测算视角和方法的选取
二、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以湖北省为例
(一) 个人成本测算
(二) 公共成本测算
(三) 总成本测算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一、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 “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合力共担原则
(二) 兼顾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的原则
(三) 整体规划和渐次推进原则
(四)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的思路
(一) 中央政府:消除制度背后的福利差异,分担制度成本
(二) 地方政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担公共成本
(三) 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分担社会成本
(四) 农民:积极融入城市,分担私人成本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一) 各有侧重: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存在差异
(二) 制度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市民化成本
(三) 代价高昂:农民市民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四) 三方共担:“政府、企业、农民”应协力分担农民市民化成本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重点[J].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2]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地域差异[J]. 李小敏,涂建军,付正义,贾林瑞,哈琳. 经济地理. 2016(04)
[3]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成本障碍剖析[J]. 刘国峰,赵丹,赵秉印.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8)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西安市为例[J]. 刘美月,李开宇,唐倩倩,李彦,王垒. 江西农业学报. 2016(03)
[5]农民市民化的个人成本——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 王周博.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9)
[6]地方财政视角下的农民市民化成本[J]. 王敬尧,叶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7]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的改进及应用[J]. 杜海峰,顾东东,杜巍.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2)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J]. 眭海霞,陈俊江. 农村经济. 2015(02)
[9]变“权”为“利”,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私人成本障碍[J]. 韩立达,谢鑫. 理论与改革. 2015(01)
[10]基于社会成本视角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 刘敏. 农业经济. 2014(10)
硕士论文
[1]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转型成本测算及分担机制研究[D]. 周向东.重庆工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101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农民市民化成本
(二)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框架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农民市民化的成本
(二)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二、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类
三、理论引入
(一) “推—拉”理论
(二) 制度供给理论
(三) “舒尔茨成本—收益”理论
(四) 成本分担理论
第二章 湖北省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
一、测算指标及方式的说明
(一) 测算指标的构成
(二) 测算视角和方法的选取
二、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以湖北省为例
(一) 个人成本测算
(二) 公共成本测算
(三) 总成本测算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民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
一、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 “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合力共担原则
(二) 兼顾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的原则
(三) 整体规划和渐次推进原则
(四)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的思路
(一) 中央政府:消除制度背后的福利差异,分担制度成本
(二) 地方政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担公共成本
(三) 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分担社会成本
(四) 农民:积极融入城市,分担私人成本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一) 各有侧重: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测算存在差异
(二) 制度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市民化成本
(三) 代价高昂:农民市民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四) 三方共担:“政府、企业、农民”应协力分担农民市民化成本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重点[J].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2]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地域差异[J]. 李小敏,涂建军,付正义,贾林瑞,哈琳. 经济地理. 2016(04)
[3]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成本障碍剖析[J]. 刘国峰,赵丹,赵秉印.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8)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西安市为例[J]. 刘美月,李开宇,唐倩倩,李彦,王垒. 江西农业学报. 2016(03)
[5]农民市民化的个人成本——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 王周博.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9)
[6]地方财政视角下的农民市民化成本[J]. 王敬尧,叶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7]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模型的改进及应用[J]. 杜海峰,顾东东,杜巍.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2)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J]. 眭海霞,陈俊江. 农村经济. 2015(02)
[9]变“权”为“利”,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私人成本障碍[J]. 韩立达,谢鑫. 理论与改革. 2015(01)
[10]基于社会成本视角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 刘敏. 农业经济. 2014(10)
硕士论文
[1]重庆市农民工市民化转型成本测算及分担机制研究[D]. 周向东.重庆工商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1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0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