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3:5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一是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形成了农地私有,家庭经营的个体小私有制;二是19531979年,通过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民个体小私有制进行改造,形成了农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制度;三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农地和农业经营形式,实现了农地集体所有制的伟大创新。从总体上讲,在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推动下的农地制度变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了农村社会的伟大变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对中国国情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制定了民主革命阶段正确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系统政策,提出了无偿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和减租减息的农地政策主张,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解放了广大农民群众,借此形成了浩大的革命队伍,为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权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积极主动地推...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农地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农地政策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地问题的减租减息政策
四、《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及实践
第二章 全国范围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一、继续推进农地制度变迁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三、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的原因及富农经济的保存
第三章 农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政策的确立和变革
一、“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政策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政策形成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三、党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政策实施中的经验教训
四、“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
第四章 两权分离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其调整和完善
二、农地家庭承包制绩效分析
三、新形势下农地政策的不足与缺陷
第五章 农地政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背景下的国外农地政策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战略视角下的农地问题
三、“三农”问题凸显下的农地政策
第六章 农地制度的创新
一、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创新实践及理论探索
二、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龙胜包产到户始末[J]. 罗平汉. 百年潮. 2005(10)
[2]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J]. 田纪云. 炎黄春秋. 2004(06)
[3]新中农的崛起: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J]. 王瑞芳. 史学月刊. 2003(07)
[4]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平稳转移[J]. 阎周秦,程华. 社会科学研究. 2003(03)
[5]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 地理学报. 2003(03)
[6]将土地占有权归还农民实行农业合作制和资本制[J]. 刘永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3(02)
[7]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田光进,庄大方,刘明亮. 地球科学进展. 2003(01)
[8]2002中国土地管理风云录[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土地. 2003(01)
[9]农村第一步改革引发深刻变革的再思考[J]. 许经勇,黄焕文. 广东社会科学. 2002(05)
[10]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保障[J]. 秦晖. 探索与争鸣. 2002(07)
本文编号:3604481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农地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农地政策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地问题的减租减息政策
四、《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及实践
第二章 全国范围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一、继续推进农地制度变迁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三、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的原因及富农经济的保存
第三章 农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政策的确立和变革
一、“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政策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政策形成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三、党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农地政策实施中的经验教训
四、“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
第四章 两权分离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其调整和完善
二、农地家庭承包制绩效分析
三、新形势下农地政策的不足与缺陷
第五章 农地政策与中国现代化
一、现代化背景下的国外农地政策
二、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战略视角下的农地问题
三、“三农”问题凸显下的农地政策
第六章 农地制度的创新
一、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创新实践及理论探索
二、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龙胜包产到户始末[J]. 罗平汉. 百年潮. 2005(10)
[2]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J]. 田纪云. 炎黄春秋. 2004(06)
[3]新中农的崛起: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动[J]. 王瑞芳. 史学月刊. 2003(07)
[4]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平稳转移[J]. 阎周秦,程华. 社会科学研究. 2003(03)
[5]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 地理学报. 2003(03)
[6]将土地占有权归还农民实行农业合作制和资本制[J]. 刘永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3(02)
[7]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田光进,庄大方,刘明亮. 地球科学进展. 2003(01)
[8]2002中国土地管理风云录[J]. 本刊编辑部. 中国土地. 2003(01)
[9]农村第一步改革引发深刻变革的再思考[J]. 许经勇,黄焕文. 广东社会科学. 2002(05)
[10]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保障[J]. 秦晖. 探索与争鸣. 2002(07)
本文编号:3604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604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