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8 20:3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移动性,国家必须对全国的土地在宏观上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尽管各国国情不同,土地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无不将土地管理作为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并且普遍采用了行之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分级限额审批”的用地管理制度。这种制度不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管制土地,难以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致使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造成耕地锐减、土地市场波动等诸多问题。1998年以后,我国实施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强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效力,加强了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但在当前我国整个社会利益主体日益趋向多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下,土地使用者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采取一些追求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土地利用方式。再加上我国政府运行机制方面的一些原因,使得经过近十年的法律实践后,土地违法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例如目前全国大...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土地用途管制概述
    1.1 土地用途管制的起因、涵义及特征
        1.1.1 土地用途管制的起因
        1.1.2 土地用途管制的涵义
        1.1.3 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特征
    1.2 土地用途管制的理论前提分析
        1.2.1 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学分析
        1.2.2 土地用途管制的经济学分析
        1.2.3 土地用途管制的生态学分析
        1.2.4 土地用途管制的规划学分析
    1.3 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不同方式及其分析
        1.3.1 直接管制
        1.3.2 税费制度
        1.3.3 许可证制度
        1.3.4 土地用途管制不同方式比较分析
2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实施借鉴
    2.1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实施概况
        2.1.1 美国的土地用途管制
        2.1.2 加拿大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2.1.3 日本的土地用途管制
        2.1.4 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使用管制
    2.2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主要特点及启示
        2.2.1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特点
        2.2.2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启示
3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
    3.1 我国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原则及意义
        3.1.1 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
        3.1.2 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具体原则
        3.1.3 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积极意义
    3.2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及任务
        3.2.1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的主体和客体
        3.2.2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的具体内容
        3.2.3 当前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的主要任务
    3.3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现状
        3.3.1 用途管制制度在农村的执行状况
        3.3.2 城镇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情形
        3.3.3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的绩效分析
4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完善
    4.1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现状的根源分析
        4.1.1 关于土地管制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4.1.2 土地管制规划编制及目标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4.1.3 关于土地管制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实施障碍的治理途径
        4.2.1 完善土地立法和各项配套政策措施
        4.2.2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目标和规划
        4.2.3 改革理顺土地用途管制的执行环节
        4.2.4 提高土地用途管制效率的其他途径
    4.3 对我国新土地监控模式“土地督察”制度的评价
        4.3.1 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基本模式
        4.3.2 我国土地督察制度的进展及效果
        4.3.3 我国土地督察制度的简单评价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40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40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