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8 18:15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膨胀,适度的外延扩张,通过农地非农化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闲置以及废弃和大量耕地撂荒现象并存。因此,通过内涵挖潜,提高存量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在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与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难”处境中,节约集约用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土地利用新路子。对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的研究,既是国家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在具体区域的贯彻落实,也是推动我国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 本论文运用历史数据对重庆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总体评判,并诊断存在问题及原因。通过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的内涵、目标体系、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进行了评价。分别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土地市场的视角分析区县政府、开发商对节约集约用地...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1.1.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
        1.1.2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理论
        1.1.3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1.1.4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
        1.1.5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1.1.6 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1.2 土地制度创新研究
        1.2.1 制度的内涵
        1.2.2 土地制度变迁
        1.2.3 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1.2.4 土地制度创新方向及框架设计
    1.3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3.2 研究方法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3章 重庆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评判
    3.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3.1.1 重庆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描述性评判
        3.1.2 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的测度
        3.1.3 经济发展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的关联分析
        3.1.4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对集约度的影响
    3.2 城镇工矿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分析
        3.2.1 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3.2.2 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年度变化分析
    3.3 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分析
        3.3.1 重庆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
        3.3.2 重庆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3.3.3 重庆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和原因
    3.4 乡镇企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分析
        3.4.1 数据来源、整理及分析思路
        3.4.2 不同行业间容积率比较
        3.4.3 不同行业间土地资本、劳动力投入强度比较
        3.4.4 不同行业间土地产出水平比较
    3.5 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
    4.1 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的梳理
    4.2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内涵
    4.3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目标体系
    4.4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4.5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1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5.2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6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法的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绩效评价
        4.6.1 评价思路
        4.6.2 评价方法及步骤
        4.6.3 评价过程
        4.6.4 结果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不同土地利用相关方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响应分析
    5.1 区县政府——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
        5.1.1 博弈模型的构建
        5.1.2 博弈分析——区县政府的行为响应
        5.1.3 启示
    5.2 开发商——从土地市场的视角
        5.2.1 开发商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响应理论分析框架
        5.2.2 开发商对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响应的实证研究
    5.3 小结
第6章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影响机理分析
    6.1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影响因素定量评价
        6.1.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6.1.2 计算过程
        6.1.3 结果分析
    6.2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现行制度作用机理解析
    6.3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缺陷定性分析
        6.3.1 土地规划制度缺陷
        6.3.2 土地管理制度缺陷
        6.3.3 土地市场制度缺陷
        6.3.4 其他制度缺陷
    6.4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作用机理改进
    6.5 小结
第7章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模式及框架设计
    7.1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理论基础及应用
        7.1.1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
        7.1.2 路径依赖与锁定
        7.1.3 产权与资源配置效率
        7.1.4 委托与代理
        7.1.5 理论运用及启示
    7.2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模式选择
        7.2.1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诱致性创新
        7.2.2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强制性创新
        7.2.3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模式组合
    7.3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可行性分析
        7.3.1 发展观念的转变
        7.3.2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7.3.3 有关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法律制度逐步完善
    7.4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总体框架设计
        7.4.1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目标
        7.4.2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原则
        7.4.3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总体框架
        7.4.4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内容体系
    7.5 重庆市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保障措施
        7.5.1 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统筹协调相关规划
        7.5.2 设置各类土地开发利用的进入门槛
        7.5.3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奖惩制度
        7.5.4 建立政府监管与非政府组织监管双管齐下的节约集约用地监管模式
        7.5.5 转变价值观念,配套相应措施
        7.5.6 创新土地登记制度,建立三维地籍,促进土地立体化开发
        7.5.7 强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能力,逐步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7.6 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52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52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