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的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7-10-30 01:43

  本文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的法律保障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权利 保障 城市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人口走出农牧区,进入城市经商务工,以便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城市中集聚的来自农牧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愈来愈多,他们不仅满足着都市建设的用工需求,而且还使都市文化多元化。可是民族产生、生活及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以及政策、法律的滞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诸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现代化管理的矛盾、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冲撞、社会融入与适应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产生于他们进入城市时,并且是不能避免、必须面对的问题。归根到底,这些问题和困难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问题,而法律是保障他们权利最有效的手段。保障流动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权利不单单有利于民族关系的融洽发展,并且能够维护社会和谐。因此,如何有效保障进入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权利日益凸显,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分为五部分对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的法律保障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简要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概述和权利构成。该部分首先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概念及其特点等入手,然后阐明其权利的构成。第三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现状和问题。该部分首先以权利义务的视角分析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然后通过分析,描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该部分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方面简析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法律路径。根据前几部分的分析,先描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指导原则,然后又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方面分析了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的法律路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权利 保障 城市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第一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概述和权利构成11-20
  • 1.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概述11-16
  • 1.1.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11-12
  • 1.1.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12-14
  • 1.1.3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形成原因14-15
  • 1.1.4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来的影响15-16
  • 1.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利构成16-20
  • 1.2.1 政治平等权利17
  • 1.2.2 社会经济权利17-18
  • 1.2.3 文化权利18-20
  • 第二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现状和问题20-26
  • 2.1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分析20-22
  • 2.1.1 从政治参与方面分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20
  • 2.1.2 从经济发展方面分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20-21
  • 2.1.3 从文化教育方面分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21
  • 2.1.4 从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分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21-22
  • 2.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存在的问题22-26
  • 2.2.1 政治排斥与政治参与问题22-23
  • 2.2.2 社会保障权问题23-24
  • 2.2.3 社会歧视问题24
  • 2.2.4 文化适应问题24
  • 2.2.5 居住问题24-25
  • 2.2.6 管理问题25-26
  • 第三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26-31
  • 3.1 立法方面的原因分析26-28
  • 3.1.1 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的法律法规缺失26-27
  • 3.1.2 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的相关制度不完善27-28
  • 3.2 执法方面的原因分析28-29
  • 3.2.1 执法主体法律服务意识淡薄28
  • 3.2.2 执法主体混乱,分工不合理28-29
  • 3.2.3 信息管理不对称,,导致执法效率低29
  • 3.3 司法方面的原因分析29
  • 3.4 守法方面的原因分析29-31
  • 第四章 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法律路径31-39
  • 4.1 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指导原则31-32
  • 4.1.1 坚持法治原则31
  • 4.1.2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31-32
  • 4.1.3 坚持管理与服务同等重要的原则32
  • 4.2 完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利保障的法律路径32-39
  • 4.2.1 立法路径32-33
  • 4.2.2 执法路径33-36
  • 4.2.3 司法路径36-37
  • 4.2.4 守法路径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彬;经营城市的再思考[J];学习导报;2002年09期

2 李钢;经营城市≠建设城市[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02期

3 李国林,钮维平;试论城市凝聚力与城市精神[J];求实;2004年S1期

4 李建国;;全力推进街道规范化建设[J];当代江西;2010年07期

5 肖文;徐静;;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升级[J];领导之友;2011年09期

6 程萍;;城市精神提炼:个性如何彰显[J];人民论坛;2012年13期

7 陈柏如;刘慧卿;;以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8期

8 ;我国有二十五个城市产值超百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超四千元有十八个城市[J];党校学报;1990年04期

9 何开文;对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6期

10 李富山;;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提高苍山城市经济工作水平[J];山东政报;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曙虹;;江西省城市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吴玉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城市部件调查方法探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治彦;;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与方法[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陈体滇;;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评价[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5 韩士元;;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胡国亮;;从全国城市经济发展视角看武汉市经济总量变化[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闫凌州;;从培育创新文化看创新型城市的建设[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祖康;;尊重规律、创新管理,谋求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9 刘子玉;毕芳芳;桑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10 王子义;;论城市竞争力与企业责任[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辽宁鞍山市委书记 张杰辉;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7年

2 范峥;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争创发展新优势[N];江阴日报;2008年

3 市文明办;城市精神——城市的灵魂[N];丹东日报;2008年

4 欧金焕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塑造城市精神 引领城市发展[N];南宁日报;2009年

5 ;论城市协调发展[N];天津日报;2010年

6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杨秀香;打造绿色环境 提升城市精神[N];大连日报;2010年

7 何德敏;城市发展与城市精神[N];南充日报;2011年

8 新闻中心记者 李德成 张国锋;宜居宜业就是城市竞争力[N];大庆日报;2012年

9 记者 李晓萌;经济总量闯进全国城市十强[N];长江日报;2013年

10 记者 严运涛 实习生 熊政纲;阔别22年 武汉重返全国城市前十[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杰;地方公共品影响居住选址和住房价格的机制与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唐耀华;区域城市化进程机理研究与实证[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李健英;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健;城市信息化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马池顺;创新资源视角下的创新型城市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邢福俊;中国水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冯先宁;城市经济聚散论[D];四川大学;2004年

8 董杰;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张志彬;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长春城市精神培育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裴乃杭;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程圆圆;昆明城市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徐哲;城市特征的历史文脉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6 范文团(Pham Van Doan);越南河南省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钊;美国城市破产立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任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D];延边大学;2015年

9 陈倩;兰州市城市吸附度的测算、比较及提升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房书瑶;工业废品收购从业人员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5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115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