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合宪论:中国宪法三十年演化路径的检视
本文关键词:实质合宪论:中国宪法三十年演化路径的检视
【摘要】:30年来中国改革的合宪性争议,在哲学上即宪法的名实之辩;在法理上即形式合宪与实质合宪之争。与改革相向而行的82宪法30年来的演化历程实际上就是为回应试错性社会变革之压力,以"事后确认"为基本手段,而不断调适自身的过程;因此,其演化轨迹是一种回应型变迁路径;其正当性依据即实质合宪论。为实质合宪论所支持的回应型宪法更关注社会变革与立宪目的或价值的契合,具有现实主义的内在秉性。但随着国家改革由"摸着石头过河"向"顶层设计"转变,"熔补式"的回应型宪法变迁恐难因应创新改革之需要,对82宪法作出全面修改或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合宪”属于宪法判断的范畴,它有两重意味:(1)作为宪法解释之方法,意指在遭遇宪法时刻,就已然发生的事实所涉及的宪法问题作出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对该事实的宪法属性作出判断———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宪法解释方法,合宪性解释被认为是源自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例,其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图依布纳;矫波;;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概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锴;;宪法解释的融贯性[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4 侯健;宪法变迁模式与宪政秩序的塑造[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常安;;“摸着石头过河”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改革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宪法变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江必新;;论实质法治主义背景下的司法审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汪进元;符健敏;;从西方宪法变迁理路看中国宪法变迁的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8 易继明;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10 郝铁川;论良性违宪[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林沈节;;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凌代郡;行政公益诉讼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吴裕民;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与人权保障机能的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林艳梅;历史规律外在于人吗?——评波普对历史决定论的诘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白巍;;从西方几种艺术史研究方法看中国绘画史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春梅;;对债权不可侵性独立地位的理论思考[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法律职业伦理的生成与基督教传统[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刘书燃;;中国行政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沈岿;;因开放、反思而合法——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卢炯星;吴永富;;环境风险事件的防范及法律建议——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铜矿污染汀江事件为例[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刘量力;;破解行政裁决诉讼的“循环怪圈”——兼论行政裁决司法变更权的赋予与规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范珍;;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宪法审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方世荣;孙才华;;体制改革中的执政与行政——关于政策转化为行政法的思考[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宇星;我国行政指导法律救济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冯曾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铁;论我国行政复议听证式审查方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徐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障碍及其出路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瑜;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郗华莉;论和谐宪政[D];西北大学;2010年
9 常更生;论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田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图依布纳;矫波;;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3 郭春涛;试论宪法惯例的效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强世功;图施耐特和“大众宪法”[J];读书;2004年11期
5 侯学勇;;佩策尼克的融贯性理论研究[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6 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马岭;当代大学生宪政观念管窥——一次关于“良性违宪”问题的讨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刘茂林;转型社会的宪法稳定观[J];法商研究;2004年03期
9 牟宪魁;;日本宪法诉讼制度论的课题与展望——以反对设立宪法法院的主流学说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6年01期
10 童之伟;;重提“违宪改革合理说”宜审慎——以过去数年之乡镇长直选“试点”为事证[J];法学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玲玲;[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肃昌,田玉忠;试论中国宪法思想及其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林来梵,刘义;新中国宪法变迁的见证——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3 王军风;顾盛中;;一部研究中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力作——读《中国宪法经济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龙;张薇薇;;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韩亚光;;新中国宪法视野中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内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5期
6 施秀艳;;基本权利在中国宪法中的嬗变[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7 王彦君;;谈谈中国宪法课的教学体系[J];学习与辅导;1986年01期
8 王向明;;怎样复习中国宪法课[J];学习与辅导;1986年03期
9 法律业大总校宪法教研组;《中国宪法》自测题(一)[J];法律适用;1994年09期
10 杜承铭;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J];法学评论;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平安;;新中国宪法,,曲折发展的五十年[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安杰;“东方之光——新中国宪法的足迹”[N];法制日报;2010年
2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刘佐;新中国宪法与税收的回顾和展望[N];中国财经报;2014年
3 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1908到2008:中国宪法百年回眸[N];法制日报;2008年
4 支振锋;以法治守护香港稳定和繁荣[N];法制日报;2014年
5 强世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央依法治港新阐释[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6 益多;达赖“中间道路”之我见[N];西藏日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谱写西藏发展繁荣新篇[N];西藏日报;2006年
8 朱菲娜;中国保护私有财产将引来更多外资[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导 孙宪忠;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进步的勇气[N];北京日报;2008年
10 李龙;不宜用社保年限捆绑“异地高考”[N];广州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寒;新中国宪法变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施秀艳;基本人权原则在中国宪法中的嬗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程舫;论中国宪法文化的现代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超;当代中国宪法的变迁[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5 田慧;论中国宪法平等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程;论新中国宪法关注下的土地征用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吕赛赛;论平等权[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曦;沈钧儒法律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06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0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