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的宪法基础
本文关键词:公众参与的宪法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公众参与 民主性 科学性 自由权 夜警国家 福利国家
【摘要】:学界和实务界往往从提高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的角度来看待公众参与制度。然而,在我国的宪法架构下,行政机关已经从人民代表大会获得了民主合法性,无需再诉诸公众参与制度来获得或提高其决策的民主性;行政机关固然应当追求决策的科学性,以确保其行为具有宪法意义上的适当性,但是,公众参与并不必然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因此,与民主性、科学性有关的宪法条款并不构成公众参与制度的依据。产生于夜警国家时代的自由权是公民防御国家传统侵害的利器;在福利国家时代,为了有效对抗行政决策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公民可以依据自由权参与行政决策程序。在这种意义上,自由权构成了公众参与制度的宪法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公众参与的规范基础———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公法学界的一个流行话题。小到城市社区治理,大到国务院进行的行政立法,都可以看到公众参与的适用。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们讨论公众参与制度的时候,往往局限于探索如何构建、完善公众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 芒;论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制度空间——以城市规划听证会为对象的粗略分析[J];中国法学;2004年03期
2 强世功;宪法司法化的悖论——兼论法学家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周博文;国家主权的相对性与绝对性[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关保英;;论内部行政合同[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6 兰久富;论契约交往方式的现代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王立;政治设计与政治证明——政治合法性证明的两种理论方式[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8 罗建文;论公共行政的道德基础[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郑又成;《利维坦》的国家理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伍山林;交易费用的批评性考察[J];财经研究;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建伟;;论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2 温志勇;;浅析公众参与环境决策[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刘长江;;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任俊华;李朝辉;;黄宗羲与霍布斯的人性论之比较[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琴;周红芹;;探析公共性对政府行为的双重效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3 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杨联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9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3 毕金华;皮埃尔·勒鲁平等观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高飞;国际经济公正的伦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文茂;行政权力社会化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张静;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涂文娟;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3年
8 杨小军;“经济人”假设的伦理思考[D];湘潭大学;2003年
9 周中质;论民主的工具性及对我国民主建设的导引[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陈智元;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仇保兴;从法治的原则来看《城市规划法》的缺陷[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2 刘超;胡伟;;政府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模式、经验与启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徐文星;;行政法背景下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再评价[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季卫东;中国:通过法治迈向民主[J];战略与管理;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倾听《选举法》审议过程中的律师声音[J];中国律师;2010年04期
3 刘雅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律特性简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孟育建 通讯员 李秋和;提高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N];山西日报;2000年
2 胡燕侠;孝感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凸现新“亮点”[N];孝感日报;2007年
3 程春荣 彭磊;民主立法是对民意的尊崇[N];湖北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昶 俞莹;公民可旁听市人民代表大会[N];贵阳日报;2007年
5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熊文钊;村委会选举引入司法公证是个创举[N];检察日报;2008年
6 记者 董佳 邵燕辉;从“可以”到“应当”,小字眼里有大意义[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振民 李盎;完善选举制度 推进人民民主[N];西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雅琴;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冲;建设“两型社会”语境下对立法机关环保监管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崔冰;宪法诉讼初探[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10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1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