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作为机械降神的人民制宪权——陈端洪教授制宪权理论的内在困境

发布时间:2017-11-21 10:29

  本文关键词:作为机械降神的人民制宪权——陈端洪教授制宪权理论的内在困境


  更多相关文章: 人民主权 制宪权 政治宪法学 默示同意


【摘要】:陈端洪教授的人民主权—制宪权学说是我国当前正在兴起的政治宪法学中的代表性理论。这一理论所要反对的是追求建构一个形式性、中立化的法秩序的规范宪法学。在其看来,要真正理解宪法就必须追溯到其背后的政治意志,而这种政治意志的正当性最终由人民的主权—制宪权所保证。但问题在于,陈先生过于经验化地理解了人民主权—制宪权理论中人民的概念,为了解释现实中人民没有参与立宪的事实,其援引了洛克与施米特的默示同意理论,而这就使得这种人民主权—制宪权理论成为了一种机械降神,即一种可以为任何政治行为进行事后论证的理论装置。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陈端洪教授是我国当前正在兴起的政治宪法学的代表性人物,而其人民主权—制宪权学说更是这一仍在不断成长的新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其学说之所以值得认真对待,一方面在于其对于学理深入发掘,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对于政治现实的深沉体认。然而,在这种深刻性背后却隐藏着根本性的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骆正言;;凯尔森宪法保障思想的逻辑——兼评施密特及中国的政治宪法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林来梵;;宪法学的方法与谋略[J];公法研究;2007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舒;;施米特的政治与国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田飞龙;;中国法治的现象解释与理性展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林燕;张群;;权术、美德与命运:马基雅维里的三重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高全喜;;论宪法政治——关于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孙晶;;和谐与包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蒋永福;;文献政治学:图书馆学研究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11年06期

8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的可能困境及保障策略[J];长白学刊;2010年05期

9 杨乾;;法律上的人和法律下的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房亚明;;施密特的制宪权学说及其启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杜涛;;文明的冲突与法律的冲突——21世纪冲突法的范式转换[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谢忠文;郭丽;;民生政治观的谱系与建构[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敏;罗干;;没有政道的治道——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对中国政治“大传统”的启示[A];第三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葛体标;;现代性法则的危机:荷尔德林与当代的回应[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七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雪凤;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视角下NGO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5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兵;一位斯特劳斯主义者的肖像:哈维·曼斯菲尔德政治思想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白明;老庄正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鑫焱;知识/力量的反讽[D];浙江大学;2010年

10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涵;“宪治”: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D];河南大学;2011年

2 龙运杰;康德世界主义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龚智慧;沃格林的“政治科学”:新与旧[D];复旦大学;2011年

4 阮啸;紧急状态下应急行政行为效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文亮;民主集中制价值合理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柯贵福;诸神相争时代的国家认同[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国栋;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盛显容;政治假说的方法论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亚亮;转型时期我国制度变迁的非中性与政府的责任透视[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李靖;法律的谱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宪法司法化问题及其现实主义观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汉斯·凯尔森;张千帆;;立法的司法审查——奥地利和美国宪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3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J];中外法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奥蕾,张禹;浅议制宪权的性质[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朱炜;制宪权三论[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3 雷新明,刘维逸,陈策宇;“制宪权”初论——对一种权利的解读[J];唐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苗连营;关于制宪权的形而下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禹;论制宪权的概念——兼论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立宪活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闫敏;;中国宪法制定权的正当性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赵世义;代际冲突与宪政发展[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1年06期

8 李强;试论制宪权的含义[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韩大元;关于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若干问题探讨——纪念1954年宪法颁布五十周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陈端洪;;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西耶斯的民族制宪权理论解读[J];中外法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文龙;;国家责任——中国宪法学新的理论支点[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欣桦;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田必耀;五十年宪政之路[N];人民代表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白龙;宪法:九鼎重器 百炼乃成[N];人民日报;2011年

4 晏向华;1954年宪法:对新中国宪政影响久远[N];检察日报;2004年

5 赵建平;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N];学习时报;2003年

6 云南省石林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赵景文;毛泽东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N];人民代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常永达;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最高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民;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探析[D];湘潭大学;2007年

2 潘昌伟;村民自治权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章红;我国违宪审查制度若干问题探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沈朝阳;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划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旭磊;论宪法责任[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烨;论权利宪法化的正当性基础及其限度[D];扬州大学;2012年

7 韩玉鸽;论宪法修改的界限[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0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10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