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宪法对“体育运动”保障之具体化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宪法对“体育运动”保障之具体化
【摘要】:体育运动具有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特征,我国过去的体育事业主要是建立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属性之上,因此,才有举国体制和锦标主义。究其制度根源,实与宪法第21条关于体育运动为方针条款的性质有关。这样的制度定位既与体育运动基本属性有悖,又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关于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将宪法第21条进行定位于"国家目标条款",用于拘束立法与司法,以及督促行政机关积极落实在社会正义、社会安全和社会形成之下的国家体育任务。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几十年以来,我国的体育体制一直是“举国体制”、“精英体制”,即是以举国之力来办体育,而体育又是以竞技型体育为主,这种思路到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达到了巅峰。之后社会上开始了反思,这些“取之于民”的经费,集中于“精英竞技”是否符合运动之本质属性?也是否能够让民众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宏;;社会国与公民的社会基本权:基本权利在社会国下的拓展与限定[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鹏;;论基因权的法律性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沈跃东;;论我国宪法对文化基本权利的保障[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马微;;社会权之于基本权利体系与功能的影响[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罗英;;基于共享权的共治型社会管理研究[J];法学论坛;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先园;社会国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海艳;药品价格监管的行政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洪俊;宪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J];政法论丛;1995年02期
2 陈云生;亚太地区各国宪法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J];政治与法律;1996年03期
3 钱福臣;中西宪法概念比较研究[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4 达凤全,李伟;关于对我国宪法进行第三次修改的探析[J];理论与改革;1998年06期
5 莫纪宏;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J];法学杂志;1998年03期
6 ;《中国宪法学》[J];理论学习;1998年06期
7 张世信,许江晖,张波;试论宪法修正案的深远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03期
8 范毅;公平:宪法的基本价值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陈俊;浅议地方性法规调整范围的宪法规定[J];法学杂志;1999年02期
10 肖峰昌;学习宪法修正案 自觉维护宪法权威[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爱明;郑惠玲;;环境权的宪法增设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张菲菲;;试论民主制度在宪法中的发展与体现[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尹德龙;;我国宪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宪政的影响[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罗广德;;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的重要意义[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5 肖峰昌;;确立宪政观念 维护宪法权威[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6 戚道孟;闫鲁宁;;论国家环境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7 ;试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妍;;宪法司法化的设想[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文新宇;;宪法修改模式与我国的修宪实践[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梁忠前;;民主政治宪法特征论要——对法治实践问题的宪政理论反思[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妍;应把海域及其资源写入宪法[N];中国海洋报;2004年
2 王锋;聚焦宪法教学案例[N];法制日报;2001年
3 刘武俊(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研究所);以诉讼激活弥合“宪法鸿沟”[N];法制日报;2001年
4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5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顾昂然;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N];人民代表报;2002年
6 本报评论员;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N];青海日报;2008年
7 一 言;宪法在手 保障权益[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记者 李强 通讯员 丁辉民;我省召开学习贯彻宪法座谈会[N];山西日报;2004年
9 欣桦;宪法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N];中国审计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群;宪法是实实在在的保障书[N];法制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3 张慧平;宪法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宦盛奎;文治与宪法,1918-1920[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马一;公司人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葛先园;社会国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刘诚;现代社会中的国家与公民[D];武汉大学;2005年
8 苟人民;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本存;宪政与德性[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金福;中国宪法与人权[D];延边大学;2000年
3 黄基泉;论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战爽;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属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姜铁敬;国际人权两公约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张晓曼;宪政国家的宪法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D];延边大学;2005年
7 王斌;论环境权入宪[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弄潮;论党领导权入宪[D];苏州大学;2007年
9 纪然;从宪政角度分析我国税收立宪[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严明雄;论宪法的演变与我国民族经济法制建设的发展[D];延边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211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1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