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宪法解释”的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
本文关键词:两种“宪法解释”的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
【摘要】:在我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下,有两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第一种宪法解释表现为对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作抽象式审查并作出撤销等处分决定的权力,这项权力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享有;第二种宪法解释固有地存在于任何认同宪法的规范性和最高性的司法过程中,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方法和司法技艺。第二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并未被我国宪法所禁止,也无损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享有的第一种意义上的宪法解释权。因此,合宪性解释的运用并不必要以否认司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宪法解释为前提。我们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展开有关合宪性解释的讨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一、合宪性解释:宪法实施的另一条道路?(一)合宪性解释的概念合宪性解释是指当法律存有不止一种合理解释时,选择其中不与宪法规范相冲突或与宪法规范最相符的解释方案作为其正解。有学者认为,这一项规则或方法的实质内容最早源于19世纪美国宪法裁判中的“宪法问题回避原则”(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立斌;;论法院对基本权利的保护[J];法学家;2012年02期
2 王书成;;论合宪性解释方法[J];法学研究;2012年05期
3 刘练军;;何谓合宪性解释:性质、正当性、限制及运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秦前红;黄明涛;;法院如何通过判决说理塑造法院的权威——以美国最高法院为例[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3期
5 张志铭;;法律解释原理(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蔡琳;;合宪性解释及其解释规则——兼与张翔博士商榷[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7 郑磊;;制度层面的合宪性限定解释[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8 黄卉;;合宪性解释及其理论检讨[J];中国法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拓;韩钰;;2010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2 焦宝乾;;2010年度部门法方法论研究报告[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3 单勇;张旭;;“前理解”对刑法解释的消极影响及其控制[J];法商研究;2009年03期
4 李翔;;论创设性刑法规范解释的不正当性[J];法学;2012年12期
5 张立刚;;回归与发展:立法法对法律解释体制重构的意义[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2期
6 张立刚;;理解我国法律解释权的“监督”向度[J];法律方法;2013年00期
7 魏治勋;;法律解释体制与法官的法律解释权[J];东方法学;2013年03期
8 金善明;;反垄断行政解释的反思与完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胡慧馨;;合宪性推定原则的混乱与厘清[J];法律方法;2014年00期
10 张青波;;试以基本权利限定“良性违宪”[J];东方法学;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伊士国;;八二宪法实施三十年的基本经验[A];第三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王坚;路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孙耀霖;立法表达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聪;论当代自由主义权利观的理论嬗变[D];吉林大学;2014年
5 周隆基;制度性歧视的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李炳辉;民间治理的宪政功能[D];武汉大学;2011年
7 刘,
本文编号:121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1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