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中国“基本法律”概念的流变及其规范化

发布时间:2017-11-22 01:09

  本文关键词:中国“基本法律”概念的流变及其规范化


  更多相关文章: 基本法律 概念 流变 中国特色 规范化


【摘要】:"基本法律"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宪法概念和法律形式。它在中国的出现和使用,经历了一个从范围宽泛到对象特定、从用词混乱到固定搭配、从文件用语到宪法概念、从理解片面到内涵丰富的渐进发展过程。但由于宪法规范的过于原则和《立法法》条文的简单照抄,致使"基本法律"甄别标准及认定程序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规范,因而无论在概念使用上还是在对具体法律的定性上都缺乏经常性和统一性,给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立法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亟需在进一步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完善、丰富和规范。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基本法律”的体系化和科学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820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截止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1〕它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跨入一个新时期,由过去的重速度、重数量,主要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转变为重质量、重法律体系内部和谐统一,主要解决由有变优的健全完善问题。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海滨;;试论中国特色违宪审查制的构建[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潘金顺;;监督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产物[J];人民政坛;2007年06期

3 崔俊杰;范毅;;宪政维度的人身保护令制度[J];行政与法;2006年08期

4 刘怀松;;现代中国的宪政之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尤俊意;;特别行政区制度应确认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J];政治与法律;2011年05期

6 赵园媛;;论五四宪法的苏联痕迹与中国特色[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7 蔡捚泽;;对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尹士海;;论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年30期

9 许崇德;;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作用[J];中国人大;2011年03期

10 王志民;;中国特色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菲菲;;试论民主制度在宪法中的发展与体现[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马念珍;;试析政治文明与中国特色的宪政实践[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马念珍;;论政治文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政实践[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玉军 俞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N];光明日报;2005年

2 中央党校研究室 苗庆旺;政党制度:走中国特色之路[N];人民日报;2002年

3 尹新天;加快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设[N];法制日报;2003年

4 王晓欣;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N];金融时报;2003年

5 王国明;为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夯实基础[N];中国工商报;2003年

6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信春鹰;立法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续二)[N];光明日报;2008年

7 辜胜阻 李洪斌 武兢;让“草根”民主的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中国特色[N];法制日报;2010年

8 吴大华;论中国特色的民族法治[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记者 石国胜;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努力完成本届任期立法任务[N];人民日报;2005年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 陈斯喜;加强人大监督与维护司法权威[N];人民法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海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宪政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李成林;宪政民主视野下的中国特色权力制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杨艳茹;新民主主义宪政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睿;从“人权入宪”看我国宪政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中波;依法治国进程中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昊;《中华民国宪法》(1923)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庆涛;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思想传播的贡献[D];山东大学;2007年

5 朱云国;论民族传统对宪政模式的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金福;中国宪法与人权[D];延边大学;2000年

7 梁增辉;人大个案监督探析[D];郑州大学;2005年

8 陈立;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05年

9 杜亚玲;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审视[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邓三;论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12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212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