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国家的立宪模式——兼析中国和平统一的立宪路径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国家的立宪模式——兼析中国和平统一的立宪路径 出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现代社会,"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宪法认同",但是"宪法认同"亦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会促进或者阻碍"民族(国家)认同"观念之形成。故而,立宪者须借助于"宪法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立宪模式。在当今世界,德国、美国和欧盟可以分别作为"先民族认同后宪法认同"、"先宪法认同后民族认同"和"超民族的宪法认同"等三种"立宪模式"之典范。中国和平统一事业之实现,当以"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岸"宪法认同"之规范基础,以"宪法认同"之发展来引导、促进中国国家统一的立宪进程。
[Abstract]:In today ' s world , Germany ,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an form a specific constitutional model . In today ' s world , Germany ,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an form a specific constitutional model . In today ' s world , Germany ,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an form a specific constitutional model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汕头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特别行政区制度在国家管理体制中的定位研究”(TTC11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1;D618
【正文快照】: 现代国家主要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此种“民族国家”并非民族学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而是指“以人民(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国家”,具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性。[1]虽然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均为“立宪国家”(至少在形式上为“立宪国家”),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邸乘光;;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J];安徽史学;2007年03期
2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4 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年06期
5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6 汪天德;;台湾的认同危机和台独势力的发展[J];思想战线;2007年04期
7 田东奎;;清末立宪中的满族因素[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8 林晓芳;浅析五十年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多元化走向[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阳光;;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立法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晓凤;;德国部门预算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叶必丰;;宪政行为与行政行为[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5 王爱民;;论立法抵触[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薛瑞麟;;迟来的反批评——对话《刑法原理入门》序之作者[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7 申超;;论欧盟教育治理的合法性危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8 沈跃东;;我国宪法诉讼的应选模式[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周威;;宪法地位和自由成正比——从1919年魏玛宪法到1949年德国基本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10 欧爱民,刘谦;违宪行为的新探索[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许晓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问题研究——国外经验分析与启示[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玉军;乔雄兵;;《里斯本条约》改革创新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任杨文;;20世纪初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分裂及其左派的共产党化问题探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4 胡肖华;徐靖;;论行政权限争议的宪法解决[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德敏;;政策正义的司法保障——以行政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为视角[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6 叶姗;;论财政危机困局及其法律成因与转机[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7 张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构建与成长——基于政治符号的透视[A];第八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王宗礼;;论多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教育[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7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于l,
本文编号:1358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35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