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抚养费制度与公民生育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本文关键词:社会抚养费制度与公民生育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宪法明确了计划生育制度,法律又将社会抚养费制度作为实施计划生育制度的重要手段。但社会抚养费制度过度限制了公民所享有的宪法生育权,违背了比例原则。即使当前仍然有必要控制人口,为了满足宪法的要求,国家也只能采取较为柔性的手段,征收人口调节税并采取其他辅助措施可以替代社会抚养费制度。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clarifies the family planning system, and the law regards the social maintenance system a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lement the family planning system. However, the social maintenance system excessively limits the constitutional reproductive rights enjoyed by the citizens. Contrary to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Even though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at pres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 the state can only adopt more flexible means. The collection of population adjustment tax and other supplementary measures can replace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兰弗生丨曲■、安 一、社=抚养费制度概述 在我国,计划生育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推行主要依靠的是政策体系,?国家通过制定-系列计划生育政策,对人P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以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此后,计划生育从政策化逐渐过渡到法治化。1978年宪法第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贵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合宪性调整[J];法商研究;2008年04期
2 湛中乐;苏宇;;计划生育制度变革与法治化[J];清华法学;2010年02期
3 湛中乐;伏创宇;;社会抚养费法律性质考察——从若干相关行政、司法实践而展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1期
4 林来梵,张卓明;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规范法学视角下的透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协调之法理与制度因素[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2 王克金;;权利位阶、权利平等抑或权利边界——以权利冲突的解决为视角[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3 王海军;;“网络打拐”的法律困境、界限及其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王莉君;王丹;;论紧急状态下生命权冲突的解决原则[J];朝阳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周海燕;;汶川震灾报道中的伦理谬误分析[J];当代传播;2008年05期
6 姚辉;雷震文;;文艺批评中的名誉权界限[J];东方法学;2011年06期
7 张平华;;权利位阶论——关于权利冲突化解机制的初步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温清华;林威;;权利冲突保护论——从权利冲突概念角度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孙光宁;;权利扩张的心理解读及其消解——法律方法的视角[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10 陈金钊;焦宝乾;;法律方法论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田阳;;首都人口服务管理中的社会抚养费[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2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谢国保;谌丽;;论森林资源法上的权利与权利冲突[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5 李佳;;计划生育制度解读——谈“单独二胎”新政策[A];软科学论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卫球;法律实在性讨论——为概念法学辩护[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2 张维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的说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1期
3 华东政法大学生育权和人权课题组;何勤华;;关于生育权和人权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9年08期
4 朱新力;苏苗罕;;行政计划论[J];公法研究;2005年01期
5 黄学贤;;我国行政计划立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陈友华;近喜远忧的持续超低生育率——以苏州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意见[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年07期
8 关今华;权利冲突的制约、均衡和言论自由优先配置质疑——也论《〈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9 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兼评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J];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10 于学军;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J];南方人口;200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忠富;[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繁超,朱海鹃;生育权及其实现方式[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彭心倩;男性生育权问题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冬;;论在押犯的生育权[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张作华;徐小娟;;生育权的性别冲突与男性生育权的实现[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邢玉霞;;夫妻之间生育权冲突之救济[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5期
6 王纯;;浅论生育权[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7 殷秀丽;;生育权热点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9年02期
8 王小朋;;论婚内男性生育权的保护[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9 沈峗;;论丈夫积极生育权的保护[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3期
10 肖青;;浅议生育权[J];才智;2011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文麟;;试论生育权的性质[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佟言;男性也有“生育权”[N];长春日报;2005年
2 徐东;男人没有生育权?[N];法制日报;2001年
3 何勇海;男性生育权“绊”在哪儿[N];检察日报;2002年
4 张强邋小波;丈夫能否讨要“生育权”?[N];常州日报;2008年
5 耿敬;妻子擅自流产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N];今日信息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全杰 陈翔 林霞虹 李颖 武威;省计生委:生育权不能转赠[N];广州日报;2012年
7 杨勇;妻子的生育自由高于丈夫的生育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8 记者汲传排 通讯员王媛 王莉;京城首例生育权官司撤诉[N];北京日报;2002年
9 周群英;生育权:谁也无法单独享有[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王洪坤;“生育权”保护对法律的挑战[N];广西政法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冬;生育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中国生育权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小静;生育权及其救济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单陶峻;论生育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贾云飞;论生育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邵文波;生育权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刘敏;生育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何庚檑;中国生育权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郭爱琼;我国生育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郭玉华;生育权基本问题探析[D];郑州大学;2007年
10 庄国立;生育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4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2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