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下发展权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论金融危机下发展权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及其人民的发展权利。危机对发展权的挑战,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领域,也反映在社会文化以至政治发展层面,进而衍生为人的生存发展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重新塑造发展权法治理念,从传统的形式平等和社会正义迈向一种新的正义观即发展正义,从现有的公法强制干预和私法自由调节转向政策性平衡新机制,在全球社会连带中实现自主发展。在这些新理念导引下,于法律重心的发展权定位、发展权指标体系的法律化以及强化国际与国内公共权力对发展权的法律责任三大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确立公共权力对发展权的自觉意识和可归责性、建立全球性的发展权法律标准以及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
[Abstract]:The most affected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as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ir peoples. The challenge to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was reflected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in the sociocultural and even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crisis, we must remodel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to a new concept of justice, development justice. From the existing compulsory intervention of public law and the free regulation of private law to the new mechanism of policy balance, to realiz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socie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new idea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is the focus of the law.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ublic power for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and imputability of the public power to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Establish a global legal standard for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and a crisis warning and interven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经济危机的本质在学理层面被理解成“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检视自2007年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就会发现,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恰恰是在金融衍生品领域的过度投机和泡沫化,导致资本过剩而使得金融市场与实体市场脱轨。也就是说,此次的金融危机区别于传统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习根,涂少彬;发展权的后现代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田茂兴,王娓娓;对物权优先效力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斌;;农民市民化与电大教育空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申卫星;期待权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邢颖;禁止证券欺诈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茅锐;我国中小学未成年学生受伤害事故与教育预防的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隋军;论提单的可转让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7 邓立强;代理权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邴玉阶;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有关代理的几个问题[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王俊峰;“债转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姜文;论公司法人机关成员的民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燕;;《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责任制度研究[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李洪峰;;理论强党必强 思想富国必富——谈谈经典阅读的几点体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1期
3 汪玉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推动电子政务建设[J];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年01期
4 贺军;;理性看待大国排位[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1期
5 时殷弘;;中美之局,重新发牌[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1期
6 赵灵敏;;变——2009年的世界[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01期
7 ;“热点话题”期待您的参与[J];山西老年;2010年03期
8 ;媒体声音[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0年01期
9 李西梧;;春天,我们都不是匆匆过客[J];中华儿女;2010年05期
10 杨不离;;拼婚一族 省钱又快乐[J];科学与文化;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开宇;;扩大两型社会消费需求的最佳选择——节约型消费模式[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向东;陈思思;;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云贵;;基于市场信用危机的破产能力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唐丕跃;;2008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视阈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梦龄;;博弈视角下的监管与市场——从美国金融危机分析监管与市场的博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海榕;;金融危机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充分就业的新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8 王秀华;蔡文娟;胡志春;陈亚敏;;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思想状况调研报告[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9 闵恩泽;;金融危机推动了微藻生物柴油的兴起[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张鑫伟;;卫星通信产业2009年发展综述[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念生;2011 让步伐更坚实[N];人民日报;2011年
2 报道员 陈雪霏;中国制造业今年超美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 高汉;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形势并不乐观[N];法制日报;2011年
4 陈永红 成高帅;欧洲安全与防务学院——欧盟防务一体化的培育者[N];解放军报;2011年
5 记者 陈勇;各国新年贺词,各有心事共期待[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记者 乔地;2010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达30%[N];科技日报;2011年
7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东盟问题专家 王玉主;中国与东盟合作即双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记者 潘清;中国股市挥别“震荡”的2010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章念生;2011 让步伐更坚实[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报道员 陈雪霏;中国制造业今年超美国[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建芳;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高云辉;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振兴与经济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3 鞠国华;外部冲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冯科;城市用地蔓延的定量表达、机理分析及其调控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惠康;中国金融稳定性的监管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瑞;中美证券监管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周立军;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多功能保护的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查伟伟;新圈地运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秦援晋;文化金融学初探[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刘大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燕青;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包哲哲;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新贸易壁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伟;合作与冲突: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中国与美国[D];浙江大学;2010年
5 乔丽清;基于博客语料的英汉篇章结构对比修辞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谢东宝;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玉柱;主权基金的国际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费扬;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洵;2007-2009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救助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佩晨;金融危机下企业借壳上市动因与绩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0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143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