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从近代民权向当代人权的接转:观念重构与制度更新

发布时间:2018-06-29 22:26

  本文选题:人权 + 民权 ; 参考:《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摘要】:民主、法治、人权是宪政的三大基本要素。作为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概念,民权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相互碰撞、冲突及融合的结果。民权与人权在权利范围、价值取向、主体资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制度的民权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和价值,但不可否认,民权保障并没有成为近现代宪政体制设计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现近代民权向当代人权的接转,是当今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重大课题,其基本途径为观念重构与制度更新。
[Abstract]:Democracy,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are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alism. As a unique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civil right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llision, conflict and fusion between moder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onstitutional cultur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ivil rights and human rights in the scope of rights, value orientation, subject qualification and so on. As a kind of culture, the civil rights of a system has its historical necessity and value,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s has not become the root point and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rn constitutional system design. Realizing the transition from modern civil rights to contemporary human right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alist constitutionalism. The basic way is to reconstruct the concept and renew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民权思想研究”(项目编号:GD10XFX03) 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近代民权催生的本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G-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1;D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人博;论民权与人权在近代的转换[J];现代法学;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列曙;;论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2 耿志强;;以人为本理念下农民工人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吕耀军;;中东非政府人权组织的特征与挑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1期

4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5 张扩振;汪进元;王X;;经济宪法学理论框架建构新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刘仁文;刑法中的严格责任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7 彭虹斌;;择校权实现的差序格局[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李超;中国近代司法审判权的构建途径:权力重构与制度移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房亚明;;从“选主”到“自主”:被选举权的制度建构[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10 卢成会;;论公共危机中社会保障干预的可行性[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程竹汝;;认真对待公民监督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程竹汝;;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成就的三个方面[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刘海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王允武;王杰;;试论人口较少民族权益的法律保障[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6 方世荣;孙才华;;体制改革中的执政与行政——关于政策转化为行政法的思考[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李勋华;水电工程移民权益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耿焰;少数人的差别权利[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兰兰;论个人所得税法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周智军;中国对日外派劳务人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超;中国法治进程中罪犯知识产权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郗华莉;论和谐宪政[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莎莎;立法、监督与实效:晚清江西咨议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刘德彰;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运红;;近代中国的一个伪命题——“宪政”[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王运红;;宪政——近代中国的一个伪命题[J];理论界;2006年10期

3 王运红;;近代中国“宪政”:一个煽情的伪命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赵书刚;蔡元培的人权理论与实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04期

5 孟庆超;;论近代中国警察权力的程序化[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6期

6 刘仲良;略论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与实践对资产阶级的全面超越[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7 ;正宝斋[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2期

8 苏雪芹;对人权问题的哲学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9 唐天日;评两种不同的人权观[J];w,

本文编号:2083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083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