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大法官释宪制度在近代中国的形成及其初步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09 21:12

  本文选题:司法院 + 大法官 ; 参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摘要】:1946年旧政协起草的宪法草案对五五宪草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效仿美国将司法院明确规定为最高审判机关,并赋予大法官以宪法解释权。但是,由于最终公布的宪法文本上对这些规定作了文字表述上的调整,而司法院组织法也维持了既有的司法院体制,在司法院之外仍然存在最高法院,因此大法官并不审判具体案件,仅抽象地进行宪法解释,从而转向了欧陆式的违宪审查制度。
[Abstract]:The draft of the Constitution drafted by the old CPPCC in 1946 made great amendments to the draft of the May 5th Constitution,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explicitly stipulated the Judicial Court as the highest judicial organ, and gave the justices t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However, as a result of the textual changes made to these provisions in the final published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fact that the Organic Law of the Judicial Court also maintains the existing system of the Judiciary, there is still a Supreme Court outside the Judicial Chamber. Therefore, the justices do not try specific cases, only abstract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thus turning to the European-style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宪法解释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0YJC820085)
【分类号】:D926.2;D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江振春;;调和与共融——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形成[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平;李玮;;当代中国问责权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相宏;;机构、规则和程序——中国建立中央与地方争端解决机制的前提[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海波;;当代中国背景下的双重政体理论[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焦洪昌;;浅论监督法质询制度的不足及其对策[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文钊;郑爱林;;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法治化[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新;;美国联邦法院违宪审查的运作机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勇;;规范性司法解释在法律体系实施中的责任和使命[J];法学;2011年08期

3 孙壮;;新法规不会让一个丈母娘失落[J];新西部;2011年09期

4 郭淑红;;建立有中国特色违宪审查制度的理性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5 朱伟一;;美国法官的“第三梯队”[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6 陈保建;;浅议法律解释[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朱伟一;;美国法官也有第三梯队[J];民主与法制;2011年11期

8 R壵躷K;;美W 最高法院先例形成怤程探析——兼娭\ 我W 案例指\制度之U_示[J];中国法律;2011年03期

9 长平;;男女平等是真爱的前提[J];青年记者;2011年25期

10 赵杰;;物化婚姻面对法律算计[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渭滨;;我读《近代中国》[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2 ;《近代中国》第3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编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O.J.;;《近代中国商业革命》汉译本出版[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刚;;近代中国私立中学的政治参与(1903-1936)[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8)——中国民办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国》第1辑要目[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9 丁日初;陈绛;沈祖炜;;致读者[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李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姚岳绒;台湾地区大法官因何出名[N];法制日报;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法学博士 陈欣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丁林专栏;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之争[N];南方周末;2005年

4 詹 昊;关注司法解释[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记者 刘东凯;罗干会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N];人民日报;2005年

6 最高人民法院 周道鸾;司法解释工作规范化的回顾[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记者 余瀛波 邹强;王胜俊会见菲律宾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N];法制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朱雨晨;首席大法官“握手”中国资深律师[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冯焱 通讯员 燕国俊;一条建议促成司法解释[N];郑州日报;2008年

10 武建中;大法官帮“老信访”剃了“胡子案”[N];法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功成;优生学的传播与中国近代的婚育观念[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聂长久;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学;2008年

7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秦其文;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政勇;司法解释理性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冯岩岩;软件反向工程合理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邵栋豪;我国刑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冯丹;法制、人权、宪政[D];苏州大学;2006年

5 彭莹;论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6 苏洪财;我国法院判决依据的几个难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宋路军;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司法解释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8 刘俊宽;论刑法适用中的法官解释[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安佳;我国法律解释体制法理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燕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实务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10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110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