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评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
[Abstract]:Zhu Xi, a Confucian maste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rote a small poem called "watching Books with feelings," which said, "ask where the canal is clear, for there is a source of fresh water." If constitutional law wants to develop continuously, it also needs to find out the history. The history of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is quite short. But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volved in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are not new, they are even as old as human society. As a part of the civilization of human system, the emergenc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symbolize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human being's self-understanding and human society'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China, as an ancient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a drastic transformation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and the Constitution is one of the witnesses of this process.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is accompanied by the emergence, dissemination and practice of constitutional though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宪政与法治国家研究中心;
【分类号】:D92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人博;被创造的公共仪式——对七五宪法的阅读与解释[J];比较法研究;2005年03期
2 王飚;从《日本杂事诗》到《日本国志》——黄遵宪思想发展的一段轨迹[J];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3 刘荣刚;1982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历史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1期
4 邹振环;麦都思及其早期中文史地著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李长莉;;黄遵宪《日本国志》延迟行世原因解析[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6 高全喜;;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清帝《逊位诏书》[J];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洁;;西方两种民主模式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赵云梅;;论苏联解体的政治原因[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张凯;;城市社区中执政党权威的结构转型[J];蚌埠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张鸷远;左建辉;李龙海;;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6 杨倩茹;;浅谈社会治理的视角下公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关系[J];北方经济;2012年08期
7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8 柴德让;;威权主义与民主转型——基于东南亚国家的视角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胡鹏;;国家建设与民主化——兼对中国的初步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炳辉;;权力控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困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谢庆奎;杨宏山;;信息全球化与意识形态创新[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沈荣华;钟伟军;;论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体系[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谢振才;黄卫平;;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完善党执政的政治基础[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曹正汉;;分散烧锅炉——中国上下分治的威权体制及其稳定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9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林震;;拉美和东亚现代化模式之比较[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达禹;国家控制与社会自主[D];吉林大学;2011年
6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8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杨凯;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对世界政治事务的积极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敏;美式民主与伊拉克战后政治重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亚伟;韩国宪政发展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汪凤敏;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权威的系统建构与重塑[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贺安民;印度尼西亚政党制度的嬗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高全喜;;格老秀斯与他的时代:自然法、海洋法权与国际法秩序[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2 高全喜;;战争、革命与宪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喻大华;《清室优待条件》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J];近代史研究;1994年01期
4 常安;;“五族共和”宪政实践新论[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5 韩殿栋;刘永文;陈立波;;民国初期传媒关于袁世凯对藏政策的报道[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潘先林;;论“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宸舸;;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的难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郑军;;《中国宪法教学大纲》评介[J];政治与法律;1986年02期
3 ;法坛花絮[J];法学杂志;1987年01期
4 王军风;顾盛中;;一部研究中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力作——读《中国宪法经济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刘旺洪;屠振宇;严海良;;第三次会商:中国宪法学的范畴与方法——第三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金陵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Lynn T.White III;马俊亚;;中国宪法的现状[J];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7 业大总校宪法教研组;《中国宪法教程》(新编本)自测题[一][J];法律适用;1994年04期
8 董和平;;21世纪中国宪法学出路何在?[J];法学家;2000年03期
9 刘丽;董英;赵福荣;;浅论中国宪法的司法化进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陈云生;;我国宪法价值目标的阶段性转变与终极价值目标的确定——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宪法的历史性进步[J];新视野;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云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宪法学[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赵晓耕;杨光;;董必武与1954年宪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3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石一日;;简评《欧美逻辑学说史》[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6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7 蒋德海;;人大权威和法治文明[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石文龙;;国家责任——中国宪法学新的理论支点[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管华;;新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十大关键词——以宪法学年会综述和年度综述为基础的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10 潘伟杰;;论宪法修改、宪政秩序与中国人权的发展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安杰;“东方之光——新中国宪法的足迹”[N];法制日报;2010年
2 许崇德;我与中国宪法学[N];法制日报;2003年
3 吴兢;许崇德:见证中国宪法的发展[N];人民日报;2003年
4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茂林;中国宪法发展的趋势及途径[N];法制日报;2002年
5 邓世豹;中国宪法民主的发展[N];法制日报;2002年
6 王丽丽;百年宪法研究的历史起点[N];检察日报;2008年
7 益多;达赖集团“备忘录”之我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武华军 王秀珈;第四届“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教师 傅达林;百年宪政呼唤共识和智慧[N];检察日报;2008年
10 唐璨;社会变迁与中国宪法之治[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茂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尹华容;宪法诉讼正当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陶永新;14-17世纪欧洲自然法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程乃胜;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舫;论中国宪法文化的现代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施秀艳;基本人权原则在中国宪法中的嬗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林毅;宪法诉讼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芬;宪法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张东锋;修宪:从回应政策需求到驱动制度转型[D];中山大学;2006年
6 衣光鹏;论中国宪法学的基本范畴[D];山东大学;2008年
7 罗鑫;市管县体制宪政改造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谢炜;中国宪法的宪政价值取向缺失及对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田慧;论中国宪法平等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金福;中国宪法与人权[D];延边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18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183018.html